2015年至2017年创卫周期,我市成功创建了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卫生创建工作与文明建设、美丽县城、园林城市、美丽乡村、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紧密结合,明确“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的创建,带动创建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生态城市,最后争创国家人居奖和联合国人居奖”的“四创两争”总目标,全面推动保山市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国家卫生城市11项必备指标及各项基础指标均得到全面巩固提升,市容市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品位、市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卫生城市2个,国家卫生县城3个,省级卫生乡镇45个、卫生村600个。
切实加强国家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又成立了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总结座谈会、迎复审动员会等研究部署卫生城市巩固提升工作。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持续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开展生活垃圾及餐厨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及生态恢复、“智慧环保”、人居环境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污水管网改造等项目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对中心城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流通经营单位、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等行业为重点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城区集贸市场,大力开展屠宰企业清理整顿,全面整治裸露垃圾。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市民“两个”水平,市民对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工作的支持度提高到98.42%,对城市卫生的综合满意度提高到98.19%,全市健康素养水平由2017年的12.50%提高到2019年的21.73%。强化监督执法,2018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35619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31397户次、农贸市场3758个次,抽检食品12983批次、合格率达98%以上,监督检查生活饮用水1749户次,开展城乡枯丰水期水样监测2370份。
同时,我市还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水平,全市水泥行业全部安装了烟气脱硝系统,工业硅行业全部安装除尘设施,完成了中心城区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淘汰和“散乱污”企业分类处置工作;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对保山东河等流域和保山中心城市黑臭水体实施综合整治,启动了保山中心城市第三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4个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相继建成运营;强化医废处置中心和医疗机构监管,规范医疗废物废水处置;按照建筑工地“六个100%”的要求,加强中心城区建筑工地的规范化管理和施工扬尘治理。关注群众健康,提升公共卫生水平,按期完成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疾病预防控制规划目标任务,重点传染病和疫苗针对疾病得到有效控制,慢性病、重性精神病防治效果显著,孕产妇及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国家指标之内,全市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消除疟疾工作提前达标;新冠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慢性病监测体系逐步完善,人群死因监测、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等工作成效突出。落实综合措施,巩固病媒防制成效显著,建成区鼠类、蚊虫、蝇类和蜚蠊密度控制水平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要求。
我市全面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让全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高标准建成了中心城区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成果共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维护、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并在保山中心城区建成了国内首个移动式餐厨垃圾智慧分类处理站;“智慧环保”项目构建起了覆盖水、气、土、声、生态、辐射等环境要素的“一张网”智能监测监管平台。市容市貌进一步改观,城市绿化初步实现美化、彩化、香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建成区绿地率为32.40%,建成区绿地面积为1215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0.46平方米。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构建了天蓝、地绿、山青、水秀、气爽的美丽保山。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山、水、园、林、路、景的建设改造,完善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农贸市场、主题公园、城市广场等功能性设施,促进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升级。市民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建设工作已成为市民共识,市民的荣誉感、使命感、认同感、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