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触及的矛盾越来越深、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有大量发展难题、矛盾问题亟待破解。本报即日起开设“硬骨头攻坚记”栏目,聚焦各地在破解生态环境保护“棘手事”、啃下治污攻坚“硬骨头”方面的经验做法,以飨读者。
东河是怒江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东北部,被誉为保山的“母亲河”。2021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东河污染问题后,保山市委、市政府深刻汲取其中教训,举全市之力抓实整改工作。
在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下,截至目前,东河流域水质恶化趋势得到了遏制,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东河沙坝国控断面、叠水河桥省控断面、石龙坪断面水质从2021年的Ⅲ类、Ⅴ类、Ⅴ类改善至2023年的Ⅱ类、Ⅳ类、Ⅳ类。
精准溯源找准病灶
科学制定整改措施
2021年4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保山市隆阳区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每天约4.5万吨污水直排“母亲河”东河,致使东河成为纳污河,自2018年以来水质持续恶化为劣Ⅴ类。
被作为典型案例公开通报后,保山市委、市政府对相关问题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坚决扛起流域综合治理政治责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成立市、区工作专班,紧盯督察指出的“基础设施严重缺失、大量污水直排东河,水环境形势严峻、水质指标持续恶化”等问题,举全市之力抓实东河污染问题整改工作。
针对城区上游来水基本保持Ⅱ类水质、城区下游监测断面水质恶化为劣Ⅴ类这一现象,保山市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对东河流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开展全面排查,切实找准了东河存在的“水资源匮乏、污染超负荷、生态空间不足”三大问题。
在精准溯源、全面摸清东河流域污染治理底数基础上,保山市精心编制《保山市东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整改目标任务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和水质达标、清淤、排污、防洪、岸线管控、面源治理等专项技术方案。
《总体方案》提出了严格依法依规治理、提高截污及处理能力、严格清淤控源、加强节水利用、联动搞活水体、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6个方面42项具体整改措施,为抓紧抓实抓细东河污染问题整改工作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
攻坚克难补短板
全力削减污染负荷
保山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推进东河污染问题整改绝不是一时的突击和冲锋,必须立足实际举一反三,突出水岸同治、“三源”齐控、建管并重,持续推动东河系统、科学、长效治理。
为确保东河污染治理工作落地落实,保山市在政府财力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整合中央、省级、市级资金、专项债券资金、银行贷款及自筹资金(含社会资本方项目资本金),总计投入59.4亿元启动实施了15个重点项目。
“推进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建提标、实施城市主干道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模块化推进城中村雨污分流改造,是中心城市污水治理最重要的三项任务。”隆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杨春介绍,隆阳区坚持“厂(污水处理厂)—网(污水管网)—河(城市水体)”综合提升改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夜以继日抢进度、赶工期,加快弥补截污治污短板。
截至目前,保山中心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提升到12.8万吨/日。完成56条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227个板块的老旧小区和城中村雨污管网改造,完善建设管网221.05公里。完成园区配套建设截污管网47.29公里,实现园区管网有效连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上营社区过去没有污水收集管网,生活污水长期直排进入水沟。村口大桥头四季水流又黑又臭,即使沟渠被盖上彩钢瓦后村民进出都得捏住鼻子走。开展治理后,大桥头再现清流。”隆阳区永昌街道上营社区党总支书记杨洪表示,居民们对雨污管网改造工作非常满意。
在农村截污治污方面,保山市大力推动311个自然村截污管网建设,铺设管网1017.14公里。东河流域3.1万户畜禽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4.36%,一些不符合选址要求的养殖活动已有序退出管控范围。
一系列强有力截污治污措施落地落实,有效削减了东河入河污染负荷,为流域水质改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民动员固根基
务求增强治污后劲
从一条河的环境污染问题入手,延伸拓展到区域综合治理、全面治理、全域治理,近年来,保山通过强化生态环境监测执法、动员公众参与、压实河长制责任等措施,扎实推进东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走深走实。
着眼完善东河治理长效管护机制,保山市通过部门及分管领导挂钩东河干支流、乡镇(街道)领导包村包组、干部包组包户等举措巩固治理成效。此外,充分发挥基层自治优势,将东河保护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隆阳区河图街道河村社区宋家坝横跨东河的大桥上,“共同行动起来,让东河流域岸更清、流更畅、水更清”的宣传标语十分醒目,村口院墙上的《河村社区居民公约》对污水排放、垃圾收集处理、河长制等内容提出具体要求,明确了对违规行为罚金数额。
保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明彦介绍,保山市和隆阳区持之以恒、攻坚克难,采取“镇村截污治理+城市雨污分流”“集中处理+分散处理”“清淤+控源”“补水+节水”“众管+长治”等强有力举措,全力推进东河流域系统治理、科学治理,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2021—2023年度东河污染问题整改目标已按期实现,整个东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流域群众对整改满意度显著提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