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沪滇协作项目启动以来,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与保山市积极建立完善对口帮扶机制,构建了人才支持、学科共建、双向转诊等帮扶模式,使保山市医疗机构薄弱专科能力得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对口帮扶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对接联系,建立健全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两个县由县级领导带队多次到支援单位对接工作,确保帮扶工作高效、顺利推进。不断强化精准帮扶,增强帮扶效果。各受援单位积极主动与帮扶单位联系,协商所需帮扶专业,做到精准帮扶,确保取得实效。
上海市加大设备投入对口支援力度,着力提升保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目前,上海市对口支援帮扶资金达1000万元,建成保山市“全球影像”云服务平台。18个二级以上医疗机构、81个乡镇卫生院已全面完成数据接口改造和接入,完成云资源部署,能够实现远程诊疗等预期功能。
各县(市、区)卫生健康局、各受援单位和帮扶单位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定专人负责,落实生活保障。派驻医师进入受援单位后,定岗定责,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驻点专家担任副院长、科室主任(副主任),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加强管理,保证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健康委实施对口支援保山市医疗人才培训项目以来,已构建起了人才支持、学科共建、双向转诊等帮扶模式,使我市医疗机构薄弱专科能力得到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更为上海市医疗机构和我市各医疗机构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保山市共选派医疗卫生管理、技术方面人才7批次166人到上海市支援医院学习,进修培训时间为3个月或6个月。
与此同时,保山市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便民惠民。各地各单位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标语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介绍专家特长和医疗信息,为广大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服务信息,同时开展巡回医疗,充分发挥专家作用,方便受援地区的农民就近看病,节省了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