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保山动态  >  正文

保山动态

保山:村级集体经济活力足

发布日期:2022-12-27 15:08     来源:保山新闻网      点击量:

开展“红色劳务”、盘活闲置资源、发展“飞地经济”……广袤的保山大地,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热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逆势跑出“加速度”。

截至今年12月20日,保山市5县(市、区)、76个乡镇(街道)的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2536.52万元,较2021年增长27.07%;全市95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23.6万元,较2021年增长26.95%。其中,村集体经济超100万元以上的32个。

“早在2016年,保山市就率先在全省消除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保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保山市于2021年初制定出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明确提出:到2023年,全市955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以上。

围绕三年规划目标,保山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积极探索资产租赁型、股份合作型、项目联动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管理型等“10种模式”,多元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内动力”,实现村村有收入、年年有增长。

自2021年4月以来,保山市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人力资源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经纪人”的市场化“红色劳务”扩大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也是保山市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又一法宝。

截至目前,全市103个试点村通过“红色劳务”累计创收5483.60万元,其中群众务工增收5247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97.41万元,“红色劳务”经纪人增收66.12万元,其他村干部增收73.07万元,实现了“村民、村集体、经纪人、村干部”多赢的局面。

龙陵县镇安镇通过盘活闲置的办公场所、仓库、土地等一批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使“死资源”变成“活资产”,并以强村带弱村的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22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485.17万元,平均每个村(社区)达25.54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社区)1个。

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党总支引进高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农业开发公司合作,构建“村党组织+合作社+企业+贫困户”4方利益联结机制,以每股1万元的标准核定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三者的股份,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1.71万元。

腾冲市和顺镇水碓村通过实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建成精品茶餐厅1个370平方米,永久翡翠摊位320平方米,打造了集红色教育、抗战、侨乡文化有机融合的精品红色学习体验线路1条,党群服务中心1幢,党群驿站3个等,着力提升旅游服务品质,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75万元。

在两年前已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隆阳区辛街乡邹里社区,村级集体经济不仅实现村民共管,还实现成果共享。“在不断完善村级集体资金使用机制的过程中,我们推动党组织把钱用在刀刃上,除发展产业、扩大再生产投入以外,其余主要用在发展公益事业、改善村容村貌、帮扶困难群众等民生需求上,让群众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邹里社区党总支书记李伟说。

保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保山市将实施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壮大一批,实施“红色劳务”壮大一批,采取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村企联合壮大一批,挂钩单位项目支持、资金扶持壮大一批,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和创建合作社壮大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