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事关广大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保山市水务部门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在水利建设中突出民生,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作为水利建设的优先领域优先安排,努力形成保障民生、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发展格局。

十年间,全市累计投入22.68亿元,建成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09件,让218万居民喝上安全水。全市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2012年的62.26%提高到94.88%,农村集中式供水覆盖率从2012年的71.23%提高到97.81%,水质达标率从2012年的33.0%提高到64.98%。全市五个县(市、区)75个乡(镇、街道)949个行政村(社区)(其中贫困村413个)197.68万农村居民农村饮水全部达到《云南省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要求。2021年8月,我局荣获全国水利扶贫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十年间,全市共建成重点中型灌区34件,实施了2件重点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6.4万余件。
按照巩固拓展农村供水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和助力乡村振兴的要求,“十四五”期间,保山市农村供水还需进一步保障提升。2021年11月,保山市开工建设农村供水保障三年专项行动项目,累计投资8.64亿元,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实施项目133件,解决28.43万人水源不稳定、1.26万人因旱应急送水、1.08万人仅靠水窖供水和0.56万人辅助水窖供水问题。
目前,由保山市水务局牵头编制完成的《保山坝供排水“一张网”实施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审批通过并于今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待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城乡供水保障水平,充分发挥水利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下一步,保山市将以保山坝供排水“一张网”为实施重点,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全面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水厂工程、管网延伸工程、改建提升工程、水源工程、数字化工程。2022—2024年,全市拟实施县(市、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14件,静态投资68.1亿元,服务人口195万人。
与此同时,将通过成立国营城乡供水公司,解决农村供水保障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建设解决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存在的问题,全面促进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切实解决城乡供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全面构建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五同”供水格局,逐步实现城乡供水“水网电网化”,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