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发布鸟类多样性名录,截至目前,公园内鸟类种数已达305种。
▲ 盛世歌舞 汪金芳摄
鸟类因其分布广泛,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分类和分布的资料较其他野生动植物类群更为齐全,所以经常作为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指示类群。鸟类种群数量的多少、种类的丰富程度,能直观反映出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变化情况。
▲ 开展鸟类监测工作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诗人们也极尽所能表达对鸟儿的赞美及对人鸟和谐共生美好画卷的向往。
▲ 白鹭赏莲 高黎贡雪摄
在《湿地公约》中更是认为:“确认水禽在季节性迁徙时可能会超越国界,因此,应视为一种国际资源。”
▲ 黑翅长脚鹬 蔡庆彪摄
▲ 骨顶鸡和赤麻鸭 蔡庆彪摄
2021年3月以来,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通过持续的巡护监测记录以及观鸟爱好者、生态摄影师的记录拍摄,共新增15种鸟类新记录。其中雁形目、䴙䴘目、鹤形目、鸻形目、鹳形目、鲣鸟目、鹈形目等湿地鸟类108种,占青华海鸟类总数的35.41%。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2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红色名录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3种、易危物种2种、近危物种9种。
▲ 青头潜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汪金芳摄
▲ 黑鹳(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高黎贡雪摄
▲ 彩鹮(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 蔡庆彪摄
▲ 东方鸻(云南省鸟类新记录) 蔡庆彪摄
▲ 灰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蔡庆彪摄
▲ 三趾翠鸟(罕见鸟类) 高歌摄
▲ 黑翅长脚鹬 蔡庆彪摄
▲ 中亚短趾百灵(中国鸟类新记录) 郭康摄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鸟类也是我们身边的亲密伙伴,它们灵动的身姿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靓丽的光彩,也让这个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
▲水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 蔡庆彪摄
▲ 盛世鸟乐园 汪金芳摄
▲ 云南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青华海片区东湖 蔡庆彪摄
▲ 冬候鸟们(灰鹤和雁鸭类)钱文摄
▲2020年6月青华海首次记录到绿头鸭野外繁殖 汪金芳摄
▲ 2020年7月青华海首次记录到骨顶鸡野外繁殖 段红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