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上午11:00--12:00,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俊与同事一起走进《保山阳光政务》直播间,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主题,围绕“疫情防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基层服务水平、中医药服务、妇幼健康服务”等内容,与大家互动交流,回复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


你想了解的热点问题:
1、今年全市医疗服务体系保障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赵阳阳:今年我们重点抓好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全市累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369例,今年救治患者135例,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二代病例和医务人员感染。目前共有核酸检测机构20家、PCR移动方舱实验室6个、移动核酸检测车3辆,单人单份24小时理论最大检测量约12.4万份。全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601.5万剂,疫苗接种总人数达216.9万人,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率92.3%,切实筑牢了群体免疫屏障。二是积极推进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2022年卫生健康系统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2个(其中列如市委、市政府重大建设项目5个)。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8.9亿元。三是巩固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加大了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力度,落实健康帮扶政策,1-8月脱贫不稳定户患病救治率100%;边缘易致贫户患病救治率99.9%;突发严重困难户患病救治率99.9%;36种大病救治率99.7%。四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巩固提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和国家卫生县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五是努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创等达标不断深入,目前,全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3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4家、二级甲等中医医院4家,三级综合医院3家,3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和37个一般卫生院达到云南省甲级卫生院标准。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100%的中医医院通过县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达标验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6.2%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建成并规范运转的基层心脑血管救治站共30个,完成慢病管理中心市级验收和省级抽查复核16个,实现81个乡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全覆盖。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建成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306个。卫生人才“引培用”持续加强。专科引领不断强化。累计建成国家级重点专科2个、省临床医学分中心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9个,全市共建成专家工作站93个,涵盖47个学科专业。“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着力推进老龄服务,积极推动医养结合,39家养老机构100%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积极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全市3岁以下托育机构共108所,有托位7961个,每千人托位数3.2个。创建省级托育机构示范单位。六是持续深化医疗改革。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协同三医联动,同步推进人事薪酬、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等综合改革。推进医共体建设,目前,全市已建立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部实行医保资金打包付费。全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把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2、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针对疫情防控我市将采取哪些措施?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俊: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为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保山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措施:一是突出“防”“闭”“管”三个字,加强外防输入。就是用人防、物防、技防设施防住偷渡,用闭环管住入境人员及边境工作人员,对入境高风险岗位人员严格审核、培训、管理,让他们在相对有限的区域活动,不让风险溢出。二是突出“调”和“管”两个字,加强人员安全有序流动管理。指挥部每日研判疫情风险,动态调整入保人员防控措施。第一,管好省外入保人员。对省外来保人员按“自愿、免费、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的原则,落实“落地免费核酸检测”。第二,管好出保人员。根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9月10日起,坐飞机、动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出行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第三,管好重点场所。强化学校、医院、批发市场、交通站场、餐馆饭店等重点机构场所疫情防控,加强出入管理、人员健康监测、场所消毒,按我省划定的43类重点人群,严格落实相关人员定期核酸检测。临近国庆假期,我们呼吁市民朋友“非必要不外出”,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地区;不论自驾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出发前48小时内做一次核酸检测,要提前了解目的地最新疫情防控要求,配合做好信息报备、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外出时全程规范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新冠肺炎十大症状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
3、今年以来,我市在保障群众优质高效开展核酸检测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俊:一是突出便民,优化调整核酸采样点。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在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卡口等重点场所增设核酸采样点,共优化调整采样点120个,大家通过高德地图输入“核酸检测”就能找到就近的核酸检测点。二是突出便利,确保“落地检”工作落地生效。刚刚也介绍了,我们在机场、火车站、客运站、高速路口等地设置采样点,为入保人员开展“落地检”免费核酸检测服务,一方面方便老百姓出行,另一方面对疫情“早发现”起到了关键作用。三是突出质量,持续提升检测效能。通过增加实验室、增添设备、加大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核酸检测能力,目前全市单人单份24小时理论最大检测量约12.24万份。每个县至少有一家检测机构可开展24小时核酸采样检测工作,所有采集的样本原则上12小时内完成检测,确保第一时间获得检测结果。各检测机构通过公众号及各类媒体将不同时段采样和出具检测结果的时间段进行公示,广大市民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机构开展核酸检测。
4、消费者在餐馆发现的集中消毒餐具饮具有卫生问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进行反映,对其实施监管处罚?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赵阳阳:可以通过三个途径反映:一是直接向当地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反映,由卫生健康监督机构依法对提供餐饮具的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进行查处,电话和到机构反映都可以;二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12315反映,市场监管部门可通过部门联动机制(发函或电话通报等方式)告知当地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再由卫生健康监督执法机构对该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进行调查处理。三是消费者直接通过扫描餐饮具包装上的二维码进行反映投诉,属地卫生健康监督机构收到信息情况后,对有关餐消单位进行查处。
你发送的留言:
5、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都有哪些生育补助政策?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赵阳阳:2021年6月,我省与国家同步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以来,我市深入开展政策宣传,及时完善三孩生育服务登记体系,取消生育制约规定,适时进行生育健康服务指导,较好的完成了政策衔接。近期,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生育补助政策: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新出生户口登记在云南的二孩、三孩分别发放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并按年度发放800元育儿补贴,婴儿购买意外伤害险时给予每人每年50元的参保补贴。下一步我们也将抓好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
6、为什么现在医院要限定陪护人员,并且不给探视?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杨继承:我市自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到目前为止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们的医疗机构是防控的重点区域,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根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落实落细新冠肺炎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住院病区管理相关措施,切实做好患者入院管理和陪护、探视人员管理,严格执行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确需陪护的要固定陪护人员,做到“1人1陪护”,陪护人员进入病房前必须严格检查健康状况,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加强病区门禁、安保管理,减少未经允许的探视和陪护,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7、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丢失了应该如何补办?
保山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赵阳阳:首先补发机构是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也就是到当地妇幼保健院办理。第二,补发流程:一是孩子的父母双方亲自到场,提出书面补发申请;二是孩子的父母须提供双方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原签发机构提供签发记录、刊登有原《出生医学证明》遗失或被盗的声明报纸、户口簿等相关材料;三是由机构签发人员审核证件和相关材料;四是签发人员打印《出生医学证明》;五是盖章人员审核盖章;六是新生儿父母双方签字;七是登记信息,机构留存档案。通过以上7个步骤,我们的补办也就完成了。
《保山阳光政务》栏目,由保山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以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进落实为主要着力点,以服务问效,实事惠民为宗旨,每两周一个市直部门来到直播间接受问政访谈,直面问题,公开向社会和群众答疑。下期“保山阳光政务”节目的播出时间是10月19日,上线单位是保山市医保局,欢迎您届时收听收看并参与节目,直播热线:303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