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保山动态  >  正文

保山动态

我市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堤坝”

发布日期:2023-10-16 14:50     来源:保山广播电视台      点击量:

10月份以来,我市局部地区强降水、大风、冰雹、雷电等灾害性强对流天气发生频率较高,为全面筑牢防汛安全“堤坝”,我市各职能部门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预警准备、指挥准备、工作准备和应急准备,全力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undefined

为进一步宣传普及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市、区应急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宣传活动走进村(社区)发放宣传册、现场演示急救技能,进一步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隆阳区瓦窑镇瓦窑社区村民施立林说:“我们能从今天的宣传和传单上了解到很多避险知识,也让我们知道发生灾情第一时间要向村委会报告和到指定场所去避险。”

undefined

今年以来

我市通过展出宣传展板

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

深入基层开展防灾减灾宣传

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1000多份

开展现场咨询120多次

市应急管理局新闻宣传科科长王文萍介绍说:“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职能,加强资源整合和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创新风险防范宣传教育机制,深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面向社会公众广泛普及各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特别是要加强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风险识别和预警响应等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灾害风险意识和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undefined

除了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之外,我市还进一步强化“1262”气象预警联动响应机制,即提前12小时预报大于50毫米的强降水落区精细到县,提前6小时、提前2小时预报大于50毫米的强降水落区精细到乡镇,着力强化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等业务能力,切实提升全市暴雨、洪涝等灾害防范应对能力。

“建立‘1262’机制是为实现防汛责任和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断加强预报预警、叫应调度、转移避险、抢险救灾信息直报等方面的联动措施,切实提升降雨天气防范应对和洪涝地质灾害风险处置能力。”市应急管理局水旱灾害应急救援管理科科长杨林介绍道。

undefined

据统计

今年入汛以来

我市共启动防汛应急响应10次

累计下沉干部7329人次

提前组织转移避险群众3230人次

切实做到了应转尽转

应转早转、应转快转

市应急管理局水旱灾害应急救援管理科科长杨林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时刻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切实加强‘1262’预警响应联动,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应转尽转,坚决避免人员伤亡,利用降雨间歇查缺补漏,积极做好水毁工程的治理修复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