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龙陵:“5个聚焦”全链条发力,攀登人才“引育留用服”“智”高点

发布日期:2024-08-28 08:34     来源:保山先锋      点击量:

2024年以来,龙陵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坚持党管人才不动摇,围绕人才“引育留用服”全链条持续发力,更好地发挥人才在推动龙陵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聚焦倾心引才,营造“近悦远来”强磁场。“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龙陵县坚持深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交流合作与常态化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并驾齐驱”,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齐头并进”,新进录用与返乡回引“双管齐下”,突出紫皮石斛、绿色硅基、黄龙玉等“土特产”,结合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关键领域,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定点帮扶高校优势,前置“双招双引”阵地,推进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共同攻关、成果优先对接。今年以来,县委主要领导和有关领导分别带队到上海、大连、昆明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共考察企业6个、走访有关高校和单位7个,并在市外设立“双招双引”工作站3个。截至目前,全县刚性引才185人(含硕士研究生学历8人),其中新招录公务员56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5人、人才回引24人;柔性引才337人,含72个团队、7名个人;在卫健、农业、石斛产业等领域柔性引进项目29个;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推荐申报“西部之光”人选1人。

聚焦悉心育才,打造“产才融合”新高地。外引固然重要,内培也必不可少。龙陵县坚持政策驱动,充分发挥18个人才实训基地和18个党员教育实训基地作用,举办龙陵石斛花卉节、开办乡村电商人才示范培训班、深化人才工作示范项目建设,通过培育“土秀才”,结对“金凤凰”,下沉“智囊团”等方式,精准聚集人才链,全面提升产业“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规模化”水平。截至目前,与省农业科学院共同谋划产才融合发展项目1个,村干部双提升240人,县职业高级中学实训基地培养在校学生362人;乡村电商人才示范培训班举办2期、培训学员95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1期、培训学员100人。

聚焦真心留才,谱写“护根强心”新篇章。礼遇人才才能引才育才,真诚待才方可拴心留才。龙陵县持续强化人才政策供给,修改完善《龙陵县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引进聘用办法》等“1+5”系列政策措施,稳步推进“雨屏人才奖”设置工作,推动公租房形式的人才公寓“一间房”成为招才引才“加分项”,抓实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继续按照高层次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各10个编制与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不少于500万元给予保障,积极做好沪滇帮扶资金和高校对口帮扶资金有效整合,开展“政策上门讲、意见上门听、服务上门办”工作,营造轻装上阵的工作环境。截至目前,启动实施“龙陵籍在外人才暖心回流工程”;完成年内人才公寓筹集20套,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8人。18个主要任务单位开展政策宣传36场次,8000余人次了解到有关人才政策,真正实现了人才政策“宅在深闺人未识”到“精准走到人才心坎里”的转变。

聚焦精心用才,搭建“人尽其才”优舞台。“人岗相宜”是“人尽其才”的前提和基础。龙陵县将人才高地建设任务与用人需求相结合,通过用人单位和管理部门同题共答,强化基层需求与人才所长双向衔接,紧扣全县发展定位与中心工作,全面摸清人才底数,深入推进“高层次人才走边疆·助力强边固防”“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走出一条“立足基层所需、紧扣人才所长、供需双向奔赴”的人才展才新路。截至目前,分层分类建立完善党政人才、高技能人才等6类人才库和石斛产业、黄龙玉产业、电子商务等11个特色人才信息库,做到人才底数清、情况明。选派7名高层次教师、16名医护专家深入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实施教育强边、医疗卫生强边行动,培训教师51名、医护48人次,接诊200余人次。选派“兴村人才”4批次935人次(其中申请省级帮扶15人次、市级帮扶65人次),结对服务全县121个村的特色产业发展、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乡村旅游开发、水利工程、乡村规划、党员教育与村干部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等领域,做到基层有需求、单位有支持、人才有响应。

聚焦诚心待才,绘就“精谨细腻”工笔画。人才服务事关人才利益、事关发展大局,作用不可小觑。龙陵县坚持把改善人才服务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点,以人才发展关心关切为“需”、以用人主体实际需求为“要”,强化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县委联系专家和县级领导联系专家工作站走访,推进县委联系专家金融授信让技能变成“真金白银”,落实“兴滇惠才卡”“兴保惠才卡”惠才服务事项,为人才在医疗保障、交通服务、旅游服务、休假疗养等7个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从人才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谋人才之利、解人才之忧,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截至目前,县委人才办配备1名常务副主任(正科级),省外调入1名公务员,选派4名干部到浙江义乌学习电商运营经验,做到人才工作有领导重视、有机构负责、有专人落实;完成上半年24名县委联系专家走访工作,收集到意见、建议80余条,发现问题40余个,均制定了整改措施、明确了整改责任人;了解听取院士专家工作站集中性意见问题10条,收集整理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11条供县委决策参考;共为县委联系专家授信3876.68万元,关联企业授信2.86亿元;上门颁发“兴保惠才卡”等荣誉凭证,已达成优惠协议企业15家,优惠人才500余人次,切实为持有惠才卡人才在龙享受旅游、食宿优惠政策“最后一公里”落地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