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昌宁:稻鱼双丰收 绘就新“丰”景

发布日期:2024-09-23 09:24     来源:昌宁新闻网      点击量:

金秋时节,昌宁县各乡镇水稻陆续成熟,田野间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肥美的鱼儿在稻田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幅稻香鱼肥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漭水镇共裕村,金黄色的稻田层层叠叠,稻香扑鼻,高寨村民小组村民于绍良正在自家田里忙着排水捉鱼,稻田中,不时传来鱼儿跃动的声音,为这丰收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于绍良养殖稻花鱼12年了,他养殖的稻花鱼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年一到稻花鱼收获时节,稻花鱼都供不应求。

于绍良说:“今年,我家种了2.5亩优质稻,价格6元/公斤,预计收入7000多元。我又在稻田里套养稻花鱼,每亩产鱼30公斤左右,价格36元/公斤,每亩收入1000多元。”

稻田养鱼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鱼儿们既能在田间除草除虫、保肥造肥,又能改善生态环境使水稻增产,实现粮鱼双收。多年来,漭水镇共裕村实行“村委会+农户”共养模式,村委会补贴养殖户一半鱼苗款,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稻田养鱼产业,促进群众增收。

漭水镇共裕村党总支书记王金玲说:“稻田养鱼这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农业生态生产模式,以其养殖周期短、成效快、生态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今年,我们村共裕、高寨、长田三个村民小组56户农户养殖稻花鱼150多亩。目前,水稻长势好,稻田鱼也肥,预计水稻收入45万元、稻田鱼收入16万元,实现稻鱼双丰收。”

近年来,漭水镇依托良好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探索产业振兴路子,因地制宜动员群众发展稻田养鱼,通过“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稻共存”,实现一田多用,双重收益,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同时,通过发展稻花鱼养殖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通过实施稻田养鱼,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种粮积极性,夯实了粮食根基,拓宽增收渠道。每年秋收时节,很多游客都到我们漭水镇品尝稻花鱼宴,稻花鱼已经成为漭水镇对外宣传的一张亮丽名片。”漭水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溶说。

近年来,昌宁县立足山区农业县的实际,把稻田养鱼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民生工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苗种等措施,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昌宁县共种植水稻11.82万亩,养殖稻花鱼2.5万亩,预计实现稻花鱼产值2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