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家启动三年体重管理计划以来,昌宁县以“12333”模式为抓手,构建起多维联动的健康促进体系。最新数据显示,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占比达43.9%,城乡居民体质合格率突破91.6%,全民健身热潮正重塑着昌宁的健康图景。

每天清晨或傍晚,昌宁县各个广场上,都能看到一群群广场舞爱好者。他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迈着整齐的步伐,尽情舞动。他们中既有活力四射的年轻人,也有精神矍铄的老人。广场舞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丰富了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昌宁县世纪广场琼玉快乐舞步健身队副队长孙朝东说:“跳广场舞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认识很多新朋友,大家在一起跳舞,心情特别好。每天晚上来广场上跳舞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习惯,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跳舞能够带来好的身体,能够带来快乐。”

健身房内更是热闹非凡。跑步机前,健身爱好者们挥洒汗水,享受运动的快乐;力量训练区中,哑铃弯举、杠铃卧推等动作此起彼伏;普拉提和瑜伽区域则弥漫着沉静气息,练习者在器械和瑜伽垫上专注塑形,休息时一起交流健身心得。

“自从国家推出三年体重管理计划以来,到我们艾莱克运动中心锻炼的人数比往年更多了,为响应国家这一减重计划,我们也推出了一系列特惠减脂课程,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安全、快速、有效的瘦下来,让以后的生活更美好。”艾莱克运动中心负责人朱瑞祥说。

晚饭后,县城的街道和公园内,随处可见散步的人们。他们或三两结伴,或全家出动,一边漫步,一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轻松惬意。近年来,昌宁县大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体育场地面积已达81.4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2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实现100%全覆盖,为市民日常健身提供了便捷舒适的公共空间。
市民张朋程说:“我一直都想减肥,但是苦于身边没有朋友一起,所以一直都没有行动。自从国家发出号召以后,身边运动健身的朋友也多了起来,我减肥也更加有动力了。”

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中医智慧为体重管理赋能。昌宁县中医医院创设体重管理门诊,依托体质辨识算法,融合传统中医诊疗技术,打造内调外治的体重干预手段。

昌宁县中医医院体重管理门诊负责人吴燕君说:“我院成立了体重管理门诊,主要以中医特色治疗为主。通过体质辨识明确体质类型,为后续制定个性化的减重方案奠定基础。在明确了体质类型后,我们采用中药茶饮、药膳指导、中药汤剂、穴位埋线、拔罐、推拿、耳穴压籽等内调外治方法,以达到减肥效果。”
数据攀升的背后,是全民健康意识的觉醒。从广场到健身房,从步道到中医诊室,昌宁用行动诠释着健康中国的内涵。随着体重管理计划的推进,这张充满活力的健康答卷,正在茶乡大地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