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县区动态

隆阳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发布日期:2025-04-11 10:59     来源:保山日报      点击量:

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数居全省第一

在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隆阳区积极作为,坚持“立破并举”,以“一加一减”为工作着力点,推动各项政策落地生根。2024年,隆阳区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指数在全省129个县(市、区)中位居第一,为隆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做“减法”破梗阻,畅通市场准入通道

隆阳区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极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对照《通用指标2023》和《云南特色指标2023》,隆阳区全面收集9个区直部门26项指标数据及佐证材料,对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效能进行综合考量。这一举措提升了市场准入效率,增强了市场管理能力,助力隆阳区在2024年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中勇夺全省第一。

同时,隆阳区常态化开展案例问题线索的核实与整改工作。自2023年起,共归集5例负面典型案例,并严格按照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要求完成整改。通过组织政策培训、制发宣传资料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贯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提升了清单的社会知晓度与使用便捷性。

为打破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隆阳区收集19家区直部门的53条惠企政策,编制成《2024年惠企政策汇编》,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向社会公开,线上宣传6万余次,线下发放500余份,极大提高了政策知晓率。

在开展规范招商和项目实施领域突出问题专项行动中,隆阳区通过全面自查、集中排查等方式,发现并整改18个问题,同时完成省级反馈的9个问题线索整改。为巩固整改成果,隆阳区出台多项长效机制文件,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和投资管理。在市场监管执法方面,隆阳区强化部门联动,统筹执法资源,统一执法标准和程序,确保执法公平公正。

隆阳区聚焦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以重大项目审批监管“阳光行动”为契机,开展“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问题排查,有效提升政府投资效能,加强对项目审批权力的监督。通过联审论证,隆阳区建立“四个项目库”,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2024年入库项目达358项,总投资2433亿元。此外,隆阳区依托云南省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项目审批信息公开、网上办结,并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

做“加法”增活力,厚植市场发展沃土

隆阳区加快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和信用体系,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统一大市场成长“土壤”。隆阳区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融资支持,2024年报送9个项目,3个已通过省级审核并推送至国家。依托瑞和锦程公铁联运物流园建设,隆阳区成功将物流枢纽纳入2024年省级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并指导物流企业申报数字化转型项目补助资金,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

隆阳区制定多项制度文件,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打造诚信环境。通过归集1318.94万条信用信息数据,公示行政许可、红黑名单等信息,为构建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奠定基础。此外,隆阳区加强对信用政策的学习,保护信用主体合法权益,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农业领域,隆阳区打造1.23万亩现代农业园区,搭建全流程数据采集和应用平台,实现农产品流通监管、乡村管理、种植养殖服务、农业信贷、农资交易“一张网”。推动“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24年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6.04亿元,同比增长15.37%。工业方面,隆阳区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瑞和锦程数链协同——多式联运数字化新平台项目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云南分赛二等奖,新寨咖啡等17户咖啡生产企业通过国家级数字化转型试点,多家企业建成智慧工厂。

在服务业领域,“小黄牛供应链平台”累计入驻平台企业1089家,交易额达25.34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20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38.2亿元。五洲国际、吾悦广场等商圈实现数字化运营,4家大型连锁企业536个经营门店完成数字化管理改造提升,创建青华玛兰林智慧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