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宁县发挥地域优势,坚持产业发展与就业增收并重,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拓宽群众就近就地就业渠道,让群众真正享受到“就近务工有门路、足不出县促增收、务工顾家两不误”。

夯实基础强服务,平台联动促就业。昌宁县依托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动态更新转移就业基本情况,完善返乡回流监测实名制系统,确保转出与回流同监测、同调整,有效提升就业服务精准度。以现场招聘、直播带岗、零工市场、就业“幸福里”社区、乡镇零工驿站为媒介,县乡村三级联动“拓岗盘岗”;发挥新媒体作用,“茶乡招聘”与“茶香零工”有机融合,实现线上线下求职招聘互动。累计发布岗位信息55期1.4万个,现场招聘会6场、直播带岗36场。

菌类加工促转型,产业融合促增收。昌宁县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大力拓宽新业态就业渠道,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通过扩岗增岗,实现群众“家门口”务工增收。大力扶持本土企业,撬动田园镇四角田村菌类特色产业发展,云味食品有限公司自2024年6月正式运营以来,与养殖户、种植户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野生菌,为当地农户提供稳定的市场销路,并对收购的野生菌进行精深加工,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填补了采菌后的空白期,扩岗作用显著,群众获得菌类销售、进厂务工两份收入。工厂用工高峰期可吸纳周边村镇劳动力近200余人就业,月均工资4000余元。

政策赋能多元联动,激活乡村振兴新功能。昌宁县红茶产业创业街区,通过电商运营体系搭建、用工对接与宣传推广、助农平台资源整合等多元化举措,打通了入驻企业线上销售瓶颈,推动县内农特产品外销。街区吸纳山咔咔的丹锅、山咔咔的小啊财、昌宁红打歌队依依等网络达人入驻,为昌宁红集团、星辰农场、尚佳农产品等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主播;对云味昌宁、耈酒公司、遐尓茶品等企业开展包装设计、核心产品品宣详情页设计、新品上线宣传视频制作、招工短视频拍摄等需求式服务,进一步提升线上转化率。累计培育主播36人,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拍摄招工宣传视频107次,通过“茶香零工”官方号成功推荐1600余人就业,缓解企业季节性用工短缺问题;帮助68户企业入驻832助农帮扶平台、抖音、快手等网销平台,不断策划提升品牌曝光度,助力其实现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

优化纵向服务链接,零工舞台不断拓宽。县级零工市场服务范围从城区辐射向山区,结合温凉地区茶产业用工高峰期,走进茶叶大村和茶企对接采茶工岗位,定向安排上岗28人;直达鸡飞镇香水柠檬种植基地,现场安排采摘包装工人40人,并提供接送服务。工作人员积极跑外围、找岗位,已对接水电站翻新维修工程,可稳定提供1年期岗位50个;联系光伏太阳能安装工程,可提供8个月连续就业岗位60个。湾甸就业“幸福里”社区,面向相邻地州跨区域建立劳务协作关系,县内零工赴外短期务工实现新突破。对接临沧沃柑种植基地、隆阳区燕窝果种植基地,填补柯、卡、湾地区务工留白时间,累计输送100余人到省内其他地区就业,月均工资4200元。目前,零工市场累计收集发布城区岗位456个,推荐就业297人次,服务用工单位39家,日工资80—110元;“幸福里”累计合作企业47户,对接安排就业2212人,月均工资4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