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蒲川乡,许多妇女不是走向田间地头,而是走进了离家仅十分钟路程的“好呢蛮”万众毛绒玩具加工车间。缝纫机的嗡鸣声,奏响了她们增收致富的新乐章。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面对乡村留守妇女的就业难题和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蒲川乡党委、政府将建设“家门口的务工车间”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事项。他们深入调研,盘清家底,梳理出12项村产业资源和劳动力情况,精准锚定手工制品等适配产业作为招商方向。乡党委书记挂帅,组建招商小分队,主动出击。同时,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优惠政策。像万众玩具厂,该乡不仅提供了闲置场地改造方案,还同步提供了详实的劳动力分析报告,用诚意打动企业。

成功引进保山万众毛绒玩具加工厂后,蒲川乡切实发扬“金牌店小二”精神。从车间改造、设备安装到公司注册、员工招聘,乡干部全程跟进、高效服务。短短一个月时间,一个现代化的毛绒玩具加工车间便从闲置资产中“蝶变”而生。5月22日,“好呢蛮”万众毛绒玩具加工厂(一车间)正式投产。
如今,车间里60多台缝纫机高效运转,60余名工人中90%以上是周边村寨的妇女。她们在技术员的耐心指导下,很快掌握了技能。
“我是蒲川清河的,来这里工作才20天。”务工人员杨凤对这份新工作很满意,“从家到厂子也就十来分钟的路,离家近,来回特别方便。”更让她安心的是,这份工作让她能更好地照顾家庭,“早晚都能招呼(照顾)孩子,还能自己做饭。虽然现在拿的是保底工资,但技术熟练后,一个月挣三四千应该没问题。”

更令人欣喜的是,车间投产不到两个月,订单就如雪片般飞来,产品远销广东甚至海外。旺盛的市场需求让车间负责人段小华很是兴奋。
“我们这条生产线是5月22日才正式投产的,但订单量远超预期。”段小华透露,目前工厂正面临“甜蜜的烦恼”,“广东那边的订单源源不断,我们现在根本做不完!有两家厂甚至要各发30万的订单过来,但我们现在实在接不了啦。” 段小华还介绍了产品的市场流向,“这批货是销往广东的,上一批好像是去了美国,下一批订单也是美国的。”
小车间,释放出大能量。目前,固定用工50余人,人均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更关键的是,她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照顾家庭不再是奢望。家门口就有“好工作”,好的口碑也让不少周边乡镇的妇女慕名而来。
勐连村村民王自艳是被工厂吸引来的新员工之一。“听说蒲川开了个玩具厂,我就约上我小姑子一起来看看。” 亲身体验后,她觉得这里“活儿轻松,厂里的技术员教得特别耐心,态度好,责任心也强。”

此外,车间每年还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万元以上,实现了群众增收和集体壮大的双赢。女工们缝制的每一针每一线,不仅连接着手中的玩具,更编织着个人与家庭的幸福未来。
面对源源不断的订单,扩大产能势在必行。段小华信心满满地表示,下个月就将启动二车间的建设。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女工们踏上归家的路,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蒲川乡以“家门口车间”这把“金钥匙”,成功打开了留守妇女就业增收、照顾家庭、壮大集体经济的“多把锁”。随着更多车间的建成,这条用针线和汗水铺就的“增收顾家”幸福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