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龙陵县群山间的梯田绿意葱茏,旱地优质稻长势喜人。龙陵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聚焦“科技粮仓”建设关键环节,以精准监督护航农业技术推广、政策落地、产业增效,为全县5000亩山区旱地优质稻种植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旱地种稻是破解山区粮食安全难题的关键一招,必须确保每一项技术推广、每一笔项目资金都用在刀刃上。”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将“藏粮于技”项目纳入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重点,组建专项督查组,围绕县农业农村局、县农技推广中心等责任单位履职情况开展“嵌入式”监督。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实地核查等方式,督查组重点检查了“试验+示范”良种推广体系落实、院企合作农技培训开展、科技网格化管理模式创建等情况,发现并督促整改“部分乡镇技术培训覆盖不均衡”“个别网格员职责不清”等问题,推动责任单位完善《旱地优质稻技术推广责任清单》,明确8个试验品种筛选、1000亩示范样板建设等23项具体任务的责任人、时间表,确保“良种筑基、良法增效、示范引领”三箭齐发有落实、有成效。
“农技培训是否真正到现场?绿色生产模式是否落实?农户有没有得到实惠?”带着这些问题,县纪委监委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龙山、象达、镇安等乡镇,对旱地优质稻种植项目政策执行情况开展“下沉式”监督。
督查组随机走访龙江乡赧等村、龙山镇香柏河村等核心示范区农户,重点核查“院企合作、县乡培训是否覆盖所有网格员”“机械化播种器是否免费提供”“绿色防控技术是否全覆盖推广”等问题。针对发现的“个别乡镇技术培训不及时、针对性不强”“部分农户对补贴政策不了解”等问题,现场反馈并督促县农业农村局、乡镇党委政府通过“线上+线下”精准指导、“农技员+网格长”包干服务等方式整改落实,确保农户“学得会、用得上、得实惠”。今年以来,全县开展农技培训8场次,覆盖654人次,推广“增施有机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技术全覆盖,良种推广率、机械化播种率、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率均达100%,真正让政策红利惠及广大农户。

“科技粮仓”建设关键在“实”,县纪委监委紧盯党员干部在项目推进中的作风问题,严查“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重部署轻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通过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对农技推广、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持续聚焦“藏粮于技”项目全周期监督,紧盯良种筛选、技术推广、示范样板建设等关键环节,以严的基调、实的作风推动政策落实、责任压实、效能提升,为打造山区“科技粮仓”、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提供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