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勐糯镇,山间茶园绿意盎然,茶农们挎着竹篓穿梭林间,指尖翻飞间将鲜嫩茶芽收入袋中,机器轰鸣声与欢声笑语交织,一幅“茶农忙采收、茶商觅商机”的热闹图景在这片土地上铺展。而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背后,正是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笔,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的振兴画卷。

地处龙陵县勐糯镇西部的沟心寨村,藏着发展茶产业的“天然优势”——1300米的适宜海拔、16.8摄氏度的年均气温、1000至1300毫米的充沛降水。再加上常年缭绕的云雾,为茶树生长营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300余年的种茶历史更让这里的大叶种茶声名远播。如今,1487亩连片茶园滋养着192户茶农,“一片叶子”成了村民生活的重要依靠。
“以前卖茶靠‘等客来’,现在部门搭平台、减手续,茶商主动上门签单,日子有盼头了!”村民李大哥的话,道出了勐糯镇“营商环境优化组合拳”的成效。当地简化茶企审批流程、推出税收减免与补贴、完善路水利设施、搭建产销对接会,精准打通产业“堵点”“难点”。

乡村营商环境“软优势”正转化为产业“硬实力”。在政策扶持下,沟心寨村培育茶叶合作社实现规范种植,引入机械采摘使每亩鲜茶产量稳达1250公斤;“一村一品”品牌成功申报后,订单式销售解了茶农销路愁,每年3-11月制茶设备不停运转,全年茶叶产值超371万元。
“以前担心茶叶卖不上价,如今有企业长期合作,我们只管种好茶就行了!”茶农的心声满是安全感。茶企在村里设生产基地、签长期收购协议,让“老茶园”变“致富园”,茶树也成了承载乡村文化、助力振兴的“振兴树”。
、

如今,行走沟心寨村茶园,茶香沁人,产业脉动强劲。龙陵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茶产业“插上翅膀”,让这一传统支柱产业焕发新生,成为勐糯镇乡村振兴的亮眼“绿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