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镇安镇大水沟村的旱稻田里稻穗微垂,一片生机。这片因缺水近十年未种水稻的土地,凭借龙陵县旱地优质稻推广项目重新焕发活力。9月24日,村委会联合县农技推广中心,邀请村小学师生走进稻田,上了堂农事体验与粮食安全教育课。

活动现场,大水沟村党总支书记陈应才告诉孩子们,以前这里因缺水,种水稻难上加难,这片田荒了快十年。县农技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余常山则用通俗语言,讲解了旱稻从品种筛选、精准播种到日常管护、病虫草害防治,每一步都凝聚着技术人员的心血。孩子们站在田埂边,轻触稻穗,闻着稻谷清香,感受颗粒饱满的质感,听着“一粒旱稻历经数月才成熟”的讲解,眼中满是好奇与震撼。

“不光要让娃们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更要让他们明白,这里能重新种上稻谷,靠的是科技,守的是饭碗。”陈应才说:“这次活动旨在打破课堂与田间的壁垒,让孩子们从‘书本上的节约’走向‘实践中的认知’。粮食安全不是一句口号,需要从小培养意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亲眼看到粮食的来之不易,把‘节约粮食、守护安全’的理念刻在心里,成为未来粮食安全的守护者。”孩子们听完当即表态:“以后吃饭绝不剩饭,要好好守护粮食!”

此次活动,是大水沟村联动县农业农村局,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的创新实践。接下来,村委会还计划结合春耕、秋收等农时,开展更多农事体验活动,让劳动教育与粮食安全理念深度融合,持续为保障粮食安全培育“未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