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顾秉林 清华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腾冲科学家论坛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起,杨振宁先生有时会去医院小住,但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错,虽然也不时地有说他病逝的传言,我们都知道是无稽之谈,不曾理睬。2024年初秋,他还与腾冲科学家论坛顾问、他的老朋友徐荣凯一起讨论论坛主题歌的英语翻译问题。那年10月,我们在医院里陪他过了102岁的生日。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作为杨先生最后的工作单位,时时都在关注着他的身体状况。今年8月份,杨先生病情开始恶化。10月18日上午,高研院副院长李家强和杨先生的最后一名博士生翟荟教授去医院陪同翁帆。李院长随时与我热线联系中:10点多,杨先生血压开始下降;到11点,高压降到80 mmHg……12点,杨先生平静安详地离开了。虽然,对杨先生的离世早有预感,但此时此刻看到手机上的这一信息,还是令我倍感悲伤与痛惜。真希望杨先生能继续与我们同行!就在18日下午,正要召开香港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第30次全会──这是杨先生为了给高研中心筹集运行资金于1998年一手创办的基金会。而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还期待着在12月初能得到杨先生的第四次美好祝福……2022年,为庆祝杨先生百年华诞,我认认真真地回顾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特别是参与杨先生创办高等研究中心的经历,撰写发表了《四分之一世纪的高研情──杨振宁先生与高等研究中心的创立发展》和《杨先生引领我砥砺前行》两篇文章。

杨振宁、顾秉林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学生们合影。
在筹备杨先生寿诞活动的那些日子里,我时时被杨先生这后半辈子的作为所感动:1971年,杨先生在海外华裔科学家中第一个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大陆,并点名要见邓稼先,从而“救了邓稼先一命”(邓稼先夫人许鹿希语)。1972年,他再次回到仍处于“文革”中的祖国,敏锐地向周总理提出必须注重基础理论研究,正是基于此,全国才艰难地重新开启了科学探索之路,清华也办了四个研究生班,我有幸进入了其中的固体物理研究生班学习,也是从这时起,他顶着巨大压力架起中美学术交流桥梁,使众多学者得以到国外学习深造,成为后来祖国科技腾飞的生力军。从1996年6月到1997年8月,杨先生为高研中心的事情多次不辞辛苦来到清华,从选聘人才、筹集经费,到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专业方向,积极出谋划策。他希望营造一个使研究人员能长期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宽松环境和平台。整个筹建过程中,他与清华有关方面的通信、传真及电子邮件就有几十封,这一切足可见高研中心在他心目中的位置。1997年高研中心正式成立,这一年杨先生75岁,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开始了他所说的“这辈子最后一件值得做的事情”。2022年,我已77岁,从清华大学校长的位置上退下十年了,我想我也应该以杨先生为榜样,找一件自己最后值得做的事情。由于西南联大与清华的历史渊源,加上我当校长期间,与云南省省长、清华老校友徐荣凯多有来往,使我对云南格外关注。2000年前后的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期间,又与许多大学校长一起到过腾冲。特别是2020年徐荣凯老省长曾陪我和北大原校长许智宏、南开原校长饶子和再次去了腾冲,那里的山水人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就商量着以什么形式来回报云南人民当年对三校的宝贵支持,于是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是否可在腾冲创办一个类似“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那样的科学家论坛,继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校训,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促进云南的建设发展。为了做好筹备工作,我们拟定了一个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名单,其中杨先生由我和徐荣凯老省长进行联系。我们向他汇报了准备在腾冲创办科学家论坛的初衷与宗旨,他非常高兴,并兴致勃勃地谈起他与翁帆在腾冲参观游览长达6天的美好时光,也又一次回忆起他在西南联大的难忘经历,谈到他在西南联大旧址所在地──云南师大做讲座的轶事。对我们要做的事情,他给予充分肯定。他说,现在的清华、北大和南开是应该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回报云南的老百姓,那里经济虽然较落后,但人很淳朴,也是很有潜力的。你们现在做这件事很有意义,对云南将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并表示,若有可能,希望再次前往腾冲,参加论坛活动。可惜的是,2022年12月初第一届“腾冲科学家论坛”正式举办时,疫情管控还很严,杨先生无法亲临会议,他特意录制了视频祝辞,表达他对会议成功的期盼。2023年,我们仍希望杨先生能实现自己重回腾冲的愿望。但到11月下旬,杨先生却因身体不适入院休养,我去看望他时,他还关心地询问起论坛的情况。虽然12月初他已经出院,但毕竟101岁高龄,不适合这样强度的活动了。他还是坚持录了音,他说:“去年腾冲科学家论坛很成功,这有内在的原因和外在的原因,祝今年腾冲科学家论坛更加大放光明,谢谢!”

2023年12月举办的第二届“腾冲科学家论坛”上,杨振宁先生发来视频致辞。
2024年,徐荣凯老省长为腾冲科学家论坛作词创作了主题歌《举起一束光》。杨先生与翁帆共同为这首主题歌精心翻译了英语歌词,以此表达了对论坛的深情厚意。杨先生半个世纪以来的不朽奉献,正如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祖国大地上无数科学探索者的前进道路。而腾冲科学家论坛愿继续擎起这一火炬,为祖国科学事业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