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县区动态

施甸:艺人变“演员”传统技艺绽新颜

发布日期:2025-11-24 17:54     来源:水墨施甸      点击量:

11月23日晚,施甸县姚关镇山邑村黑泥田热闹非凡,一场“行走的非遗”文艺晚会在此精彩上演。不同于传统展演,此次晚会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首次以“演员”身份登台,将毕生钻研的技艺原汁原味呈现,为观众打造了一场非比寻常的文化盛宴。

晚会在气势恢宏的舞龙表演中拉开帷幕,翻腾的龙身伴随着阵阵鼓点,瞬间点燃了现场氛围。随后,一系列承载施甸人文底蕴、风土人情与饮食文化的非遗项目轮番精彩亮相。布朗族器乐演奏欢乐高亢,旋律中满是民族生活的热忱;原生态山歌婉转空灵,余音绕梁间传递着山野间的质朴情怀;非遗服饰走秀环节,绣工精巧的民族服饰、缀满匠心的传统配饰巧夺天工,让观众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这场晚会将“泥巴里的乡愁”化作生动艺术,用“指尖的技艺” 呼唤文化传承。舞台一侧,艺人们现场展演土陶泥塑、扎花刺绣、鎏金糖画等传统技艺。揉泥、塑形、雕花,土陶在掌心逐渐成型;穿针、引线、绣纹,彩线在指尖绽放光彩;融糖、淋画、塑形,糖浆在石板上勾勒童趣。

在舞台灯光与现场音乐的映衬下,这些古老技艺如魔术般展现独门魅力,让扎根施甸山川大地的民间技艺,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焕发出蓬勃生机,伴随着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络生生不息。

当晚,晚会在喜庆热闹的舞狮表演中圆满落幕。

此次“行走的非遗” 文艺晚会,不仅集中展演了15个涵盖多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让观众近距离触摸到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以此为纽带,搭建起各民族交流互动的鲜活平台。活动通过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让各民族群众在共赏非遗、共享文化盛宴中加深理解、增进情谊,切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乡村大地、浸润到每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