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昌宁成为全国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

发布日期:2020-12-03 17:48     来源:保山新闻网      点击量:

12月1日,水利部网站发布《水利部关于公布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市、区)名单的公告》, 全国47个改革成效突出,形成了多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管护模式的县(市、区),被确定为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滇西山区县昌宁县成为了其中之一。

近年来,昌宁县通过积极探索小型水库管理和运行机制改革之路,从机构、管理、经费等方面不断对改革进行创新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小型水库“建、管、用”相协调,“责、权、利”相统一的新局面,促进水资源从“无用”变“有用”、水利用由“漫灌”变“滴灌”、水管理从“他管”到“我管”的转变,实现了安全用水有保障、美丽乡村有灵魂。2016年以来,先后成为云南省基层水务服务能力示范县、全国55个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等。

昌宁县把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纳入全县改革发展大局来统筹规划,以改革添活力,用好机制激活好管理。在具体工作中,着力从四个方面推进改革:健全机构,提升管理水平。

成立了昌宁县水库管理中心,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3名,下设管理办公室5处,负责组织开展全县中小型水库运行管理及监督指导工作;归属清晰,确保权责明确。先后完成了78件已建小型水库确权划界工作,明确工程产权及保护范围,制发了产权证,落实以地方行政首长负责为核心的水库运行管理安全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充实人员,强化日常管理。2010年底开始按照就近、方便和因地制宜原则, 78座小型水库聘有专职管理人员81名,其中合同制临聘管理人员77名,全额拨款事业人员4名;落实经费,保障正常运行。小型水库管理人员工资全部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累计划拨400多万元专用于支付小型水库管理员工资。

昌宁县累计建成中小型水库76座、小塘坝284座、小水窖42074口、小水池1545个,总库容达8964.83万立方米,全县水利化程度达到57%,“村村通自来水,户户喝放心水”农村人饮安全目标全面实现。

创新库区经营,以多元化经营建活力库区,盘活水库资产,实行“家庭经营”模式,增加管理人员收入,让管理人员“活”得好、“稳”得住、管得好。全县78座小型水库开展养羊的8座,养蜜蜂的9座,种植核桃的15座,种植坚果3座,种植苗圃的2座,其他林下作物的7座,年累计创收约56万元,用美丽库区推进“水美城镇”“水美乡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