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昌宁:着力建设“有温度”的城市

发布日期:2021-12-03 08:24     来源:保山新闻网      点击量:

近年来,昌宁县田园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以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积极搭建“云宁哨”智慧治理服务平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由传统向智慧转变,让社区服务有温度、管理有力度,着力建设“有温度”的城市。

提升基层组织领导力,以党建“领跑”。坚持以党建引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引领社会治理能力。抓组织覆盖,坚持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采取社区“大党委”、红色联盟等联建形式,充分整合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有效资源,实现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抓组织建设,以“双整百千”四级联创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为总抓手,全面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13个社区党组织管理、服务和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全面提高,基层组织领导力不断提升。抓队伍建设,整合党员、社区民警、综治维稳员、民兵等力量,成立志愿服务队14支700人、综合治理组13个260人,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健全五级网格责任体系,选聘单元网格员2502个,网格员实行持证上岗,明确10项工作职责,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安全隐患等各类排查300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16件。

提升基层治理统筹力,多部门“助跑”。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力量,合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用好“加法”,成立6个社区“大党委”、1个红色联盟,在社会治理力量上加成员,依托部门职能优势,组织法官、民警、律师等到网格内开展法律咨询援助、矛盾纠纷调解等20场次,实现群众诉求在网格内回应,矛盾纠纷在网格内解决。用好“减法”,通过制定社区“大党委”月服务清单,采取入户宣讲、知识讲座等方式,在网格内讲好平安故事、传播法治声音,与网格单位联合开展志愿服务等活动86次,不断减少群众距离感。用好“乘法”,建立“红色账户”“红色积分”等激励机制,调动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积极争取网格(挂钩)单位支持,协调解决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网格诉求1000余个,让治理效果“乘”合力。用好“除法”,围绕法律援助、技能培训、走访慰问等把报到(辖区)单位好资源转化为服务群众好清单,网格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累计报到社区网格开展服务活动6600余次,认领事项3000余件,帮助解决问题1000余件,在治理上“除”瓶颈。

提升基层服务创造力,让群众“少跑”。坚持创新领路,多路径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研发“云宁哨”智慧治理服务平台,采取“五哨五到”模式,社会治理更加精细高效。一是群众吹哨、党员(民警)报到,群众使用“云宁哨”微信小程序,将各类事项、诉求采取视频、照片、文字等形式“一键上传”,网格员和社区民警根据事情、警情及时作出响应,提供帮助和处理。二是社区党组织吹哨、网格部门报到,社区党组织通过“云宁哨”手机APP,根据群众需求和上级工作安排处理事件、发布工作任务等,网格单位党组织和党员根据任务报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积极为群众纾难解困。三是镇党委吹哨、辖区单位报到,镇党委通过“云宁哨”手机APP,梳理汇总群众反映的重难点问题和关心关注事项,发挥好“总吹哨人”的职责,聚合项目资金和帮扶力量向基层“靠拢”,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民生事项落实落地。四是警情吹哨、公安报到,根据“云宁哨”平台推送的警情、矛盾纠纷和涉警类群众诉求,社区民警第一时间介入处置、服务,组织网格员参与巡逻防控,提高见警率、管事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是天眼吹哨、平安见到,通过将各类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到云宁哨智慧治理服务平台,时时巡查治安重点、乱点、热点地段,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倾向第一时间指挥调度民警、民兵、党员等进行处置和巡逻防控,系统自动记录巡逻轨迹,全天候无死角守护辖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