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施甸:小豌豆种出亿元大产业

发布日期:2021-12-22 14:14     来源:保山新闻网      点击量:

眼下正是鲜食豌豆上市的季节,施甸县12万亩鲜食豌豆也进入了收获期,豆荚硕大、颗粒饱满、品质上乘的鲜食豌豆一上市便受到市民的青睐、走俏市场,这不仅丰富了消费者的菜篮子,还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

走进施甸县太平镇龙洞村,连片种植的鲜食豌豆地块,犹如巨大的绿地毯向四面八方铺展开来。玉米地里间种的鲜食豌豆长势相当喜人,藤蔓沿着支架向上生长着,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串串豆荚。菜农们正手拿剪刀、弯着腰,在地里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成熟饱满的鲜食豌豆。


龙洞村龙洞二组村民杨锡辅家今年种植了十五六亩鲜食豌豆,见到他时,他正在地里采摘豆子。他家的鲜食豌豆长势还不错,提起鲜食豌豆给他家带来的收入,杨锡辅喜上眉梢。

“今年我家种着十亩鲜食豌豆,现在的亩产在1000多斤。现在的市场价是5块多一点。亩产值在4000至5000块元一亩。今年10多亩,总收入应该是在5万多元。”杨锡辅说。

据杨锡辅介绍,龙洞村大多数菜农都在玉米地里间种鲜食豌豆,这样一来,不仅豌豆地可以免耕,省时省力,而且玉米采收后留下来的玉米秆恰好可以当豌豆藤蔓的支架,为菜农们省去了买支架的钱。

“我们太平镇种植两青鲜食豌豆,从2009年开始引进种植。因为老百姓收入好,面积在逐渐增加。现在的面积到了3万亩。由于太平是立体型气候,我们全镇的两青鲜食豌豆产值基本上达到1.2亿至1.5亿元,可以说是老百姓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施甸县太平镇农科站站长杨爱兵说。

近年来,施甸县利用玉米生长中后期留下的余肥,以玉米秆为支架,大力发展鲜食豌豆种植,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2021年,施甸县共种植鲜食豌豆12万亩,预计产值达5.7亿元左右。(杨磊 段晓波 段茸茸 赵红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