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施甸: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 着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发布日期:2022-10-08 16:55     来源:保山广播电视台      点击量:

2019年,施甸县被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近年来,施甸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着力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聚力发挥资源优势,种业品牌更加响亮。施甸气候独特,地形平坦、三面环水,两山夹一坝的地貌特点是育种的天然隔离屏障,县内最高海拔2895米,最低海拔560米,年均气温17.6℃,降水量969.7毫米;全年无霜期330天,全年日照时数2193.7小时,独特的山间盆地,气候特征平稳,有利于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和玉米制种。

undefined

聚力强化科研合作,育种能力持续提升。水稻方面,自2010年水稻母本繁育试验成功以来,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等10余家科研单位,以及隆平高科、袁氏农业、袁粮公司等25家企业入驻施甸,开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品种选育和亲本繁殖,省农科院李小林专家工作站落户施甸,成立了云南两系杂交水稻种业创新(施甸)中心。

undefined

12年来,累计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197个品种,制种面积达2.04万亩,繁殖种子856万公斤。玉米方面,80年代曾繁制过李山黄马牙,并列入云南省国家种质资源库。现有金博士、大天、腾丰种业等10家企业到施甸进行玉米制种,制种面积达5100亩,繁育品种14个。

undefined

聚力建强种业基地,产业发展更显成效。施甸育种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自1950年推广传统玉米良种到目前的科学育种,为全县种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编制完成了种业发展规划,建成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基地1000亩、亲本繁育基地1万亩,玉米制种基地2万亩,正在加快5万亩富硒优质稻米基地建设;成立了云南施甸芯丰种业有限公司,建成了两条种子烘干加工生产线,着力打通制种产业链。实施了一批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和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探索水旱轮作、粮蔬协同等模式,正在打造2个“农文旅、产学研”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施甸将不断延伸产业链,让种业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增效、推动产业振兴的有力抓手,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