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腾冲市将绿美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绿美、宜居、特色、韧性”的要求,形成“街道统筹、部门协同、社区主体、党群联动、全民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绿美社区的良好局面。

“大圆桌”商议“小事情” 党心民心“连”起来

联席议事聚合力。以街道联席会议和社区“大党委”为载体,落实“提级召集”制度,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将街道、社区辖区内的各类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将绿美社区建设列入党建联席会议重要议程,用好用活党建联席会议议事机制,将绿美社区建设纳入年度服务内容,作为共建协议的重要事项,有效凝聚街道社区、联席单位、党员群众的工作合力。
立足实际强谋划。各社区立足实际,按照“后院前置、后绿前移”的思路,在保持整体协调的前提下,按照“拆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植绿、留白增绿”原则,加强立体绿化,有效利用各种“小微”空间,打造“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和独具腾冲自然文化特色的绿美社区,有序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工作。西源街道观音塘社区因地制宜,精心谋划制定工作方案,在腾越古镇小区内种植茶树、杨梅树118棵,在公共区域种植海棠花900盆,铺设草坪300平方米,种植格桑花200平方米,清理水塘380平方米,重新砌设石栏60米,修缮道路3000米。
宣传发动造氛围。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召开小组会、户主会、业主会,通过发放宣传材料、现场宣讲等形式,提高群众对绿美社区的认识水平。通过网站、微信、微博、视频号等新兴媒体和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介,广泛宣传绿美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先进典型、特色亮点,并及时曝光各类负面典型,营造“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
“大平台”发力“小切口” 党群共建“绿”起来

示范带动立标杆。全面践行典型引路法,组织召开绿美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通过树立标杆典型,创新绿美社区建设模式,充分挖掘乡村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田园风光等资源价值,形成示范带动的长效机制。在腾越街道第二季度“党建联席”会议上,参会社区及联席单位来到文星社区,对绿美社区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并开展交流研讨,充分发挥示范点“以点带面”作用,有效调动各方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推动社区颜值有效提升。
党员群众齐参与。社区“大党委”广泛组织“植绿护绿”“绿化家园”等绿化美化主题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投身绿美社区建设,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截至2023年6月,全市7万余人次通过各类活动参与绿美社区建设。“经过广泛动员,社区广大党员群众参与绿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党员在组织绿化美化志愿活动时总是争先报名,有的群众还主动将家里的花木摆放到路边,为绿美社区建设再添一份力量。”文星社区党支部书记许华泽说。
部门合力增亮点。各联席单位主动作为,动态运用“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清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群众提供差异化的优质服务。腾冲市第一中学党委充分发挥学校在专业人才上的优势,组织美术老师到山源社区绘制墙画,以“腾冲十二景”为构想,绘制长约40米,高3米左右的墙画,在单调的白墙上绘制独具特色的墙画,实现社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切实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为“最美零距离”。
“大行动”扮靓“小空间” 共治共管“美”起来

党员带头实管护。腾越街道文星社区党总支部提议由党员带头对花木进行管护,呼吁社区党员主动站出来,依托全科网格,建立健全管护长效机制,动员周边群众对新种植的花木进行就近管护。目前,社区花木的日常管护责任由党员和群众积极就近认领,管护人员将自己的名字标注在箱体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管护过程中,广大党员群众主动对杂草、杂物、垃圾等进行常态化清理,对绿化花木进行刨盘、修剪、整形,确保新种植的花木健康成长。
共治共享惠民生。腾冲市将一批民生项目主动融入绿美社区建设之中,让绿化美化行动成为惠及群众的民生实事,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西源街道云山社区将董官村小菜街项目建设与绿美社区建设同谋划、同推进,将乡村绿化美化行动与生态产业发展相结合,在完善污水管网、路面硬化、建筑风貌等基础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在花卉林木产业方面的资源优势,沿路布局种植本地花卉林木,让道路沿线成为社区优势产业的“展销中心”,有力带动城郊经济和庭院经济活跃发展。
美丽家园添风采。通过高质量推进绿美社区建设工作,腾冲市现已建成口袋公园28个,建设绿美示范街区2个,绿美示范街道3条。新植苗木5万余株,地被12.6万株,集中整治乱堆乱放2万余户、拆除违章建筑544户、清运垃圾5000余吨。让人民群众在绿化美化行动中有了更多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让腾冲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增添新的风采,打造更具魅力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