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施甸: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平均亩产量继续领跑全国

发布日期:2023-09-25 15:16     来源:      点击量:


在希望的田野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金秋时节

施甸县近3000亩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也进入了收割季

平均亩产达480公斤

继续处于全国领跑地位

undefined

undefined

“这里是施甸县的五楼村,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我手里的稻穗颗粒饱满,它是我们施甸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种子,也就是两系杂交水稻的母本,我们施甸每年提供的这种种子占到了全国用量的80%以上。”施甸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朱庆在现场看到。


undefined

 //  

在施甸县五楼社区,一望无际的稻田仿佛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铺在田野上,沉甸甸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秋风拂过,稻香阵阵,沁人心脾。不远处,机声隆隆,收割机正穿梭于稻田中,农户们正抓住晴好天气进行收割。蓝天、白云、金黄的稻田和劳作的人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


“今年我在这里种了100亩水稻,可能有60万元左右的收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施甸县仁和镇五楼社区农户段子伟喜悦地说。

 //  

今年以来,施甸县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种植中,把“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措施成为增产增收的关键因素。


“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今年我们根据各品种对气候的要求,来安排它的播种期,调整它的育性敏感期,所以今年好多品种都比往年要好;第二个技术就是我们加强了病虫害防治,所有的种植户在病虫害防治这块比往年都有所提高。”施甸县水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研究员徐光介绍说。

 //  

为了攥紧中国种,端牢中国碗,装满中国粮,施甸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围绕“一县一业”种业示范县创建,坚持“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水稻制种产业,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种源支撑。目前,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基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繁育基地。


施甸县水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研究员徐光说“我们身后这一片水稻,按今天收割机收下来的情况看,它的产量要在650公斤左右。今年我们施甸接近3000亩的两用核不育系水稻,平均亩产量要达到480公斤左右,比去年每亩增产30公斤,这个数据在全国来讲应该是一个领跑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