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施甸县聚焦群众看病就医多头跑、流程多、耗时长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卡点”“堵点”“难点”问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

走进施甸县人民医院一站式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正耐心地开展导医服务。现场便携式氧气筒、急救箱、手机快速充电器、茶水桶、便民箱等便民装置让人眼前一亮,看病群众可以通过银医通自助机自助挂号。

前来看病的群众在“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预检分诊、挂号后,直接就可以到相对应科室看病就诊,检查、化验、交费、取药就在一栋楼。

“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原来我们来医院的话,看病、挂号这些都要排很长的队,浪费时间。现在来到医院之后,我们挂号、分诊,然后找科室,这些整个流程下来,如果不必化验、做CT检查的话,十多分钟就能够结束。”前来看病的群众龙在泉说。

施甸县在第二批主题教育中,将县人民医院搬迁及搬迁后的服务质量提升问题作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关注民生“痛点”“堵点”“难点”,围绕“群众需要什么”,深入调查研究,听取群众诉求、征求群众意见,直击群众“急难愁盼”。

今年10月,施甸县人民医院顺利搬迁至新院区,有编制床位800张、临床科室23个、医技科室5个、职能保障部门18个,全新的医疗环境下,如何提升医疗水平,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施甸县人民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以患者身份按照医院看病就医流程开展就诊体验,通过现场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向就诊群众了解就医体验,听取意见和建议。同时,由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药剂科进行了为期3天的看病就医高峰时间段基线调查,对自查发现的7个方面的17个问题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制定整改措施26项。
“我们会做好每一个细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以前彩超室、放射科11:30至14:00期间只做急诊检查,普通平诊检查只在正常上班时间做,现在11:30至14:00期间正常上班,还延长了药剂科早值班时间至12:00。”施甸县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 万海燕说。
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各诊区门口实行分诊区排队叫号,缩短就诊患者门诊就诊等候时间,将住院部收费室与门诊收费室分开,在收费窗口增设托盘,将发票、找零等放在托盘内传递给患者(缴费人),实行出入院手续清单式,提前告知、一次性办理,提高出入院便利度。
“我觉得挺好的,比之前快了很多、很方便,以前的话,办理出院后,还有很多单据需要交到主治医生那里去,现在的话,办完就可以直接回家,特别方便、效率很高。”看病群众王安香说。
据了解,整改前施甸县人民医院办理入院需要6个流程,办理出院需要11个流程。整改后,截至12月4日,入院流程缩减2个,耗时缩减率47.98%,出院流程缩减3个,耗时减缩率32.5%,门诊耗时减缩率10.69%。
“紧紧围绕医院需要改进什么、需要提供哪些便民措施为服务宗旨,施甸县对照各单位实际情况逐条梳理,找准门诊、住院、检验检查和收费环节中最能体现方便患者就医的服务措施,明确整治目标、整改时限、具体责任人,全面推进建议有效落实。截至目前,修订完善制度13条。”施甸县委卫健工委专职副书记杨宏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