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勤春来早,春耕备耕忙。近段时间以来,对于昌宁县珠街彝族乡来说,既是春耕备耕的时节,又是收获的季节。近年来,珠街彝族乡立足群众增收,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贡菜种植,千方百计助农增收。

在珠街彝族乡岔河村落好村民小组,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采收贡菜。罗晓林夫妇一大早就在自家的贡菜地里忙活了起来,当天把地里的贡菜收割得差不多了,再背回家削皮、划条、晾晒。虽然忙碌很辛苦,但夫妇俩脸上一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我家种了3亩贡菜,目前已经加工了一半,已经卖了23000元,按现在这个行情,卖完收入可能有40000多元。我们老百姓种植贡菜,经济收入还是非常可观的。”罗晓林一边采收贡菜一边说。

同村村民茶向清家2017年开始尝试贡菜种植,也是第一批种植户,经过几年的探索,已掌握了贡菜种植的所有技术。近两年不仅自己家种植贡菜,还为安徽客商代收贡菜,每年收入都很不错。“今年目前收了7吨多,最高时收到80元/公斤,平均价格是65元/公斤,每公斤价格比去年高了10元。”茶向清介绍。

近年来,珠街彝族乡在持续巩固好传统产业的同时,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发展有生命力、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并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积极探索发展冬季产业。大力推广生长周期短、种植难度低、产量较高的红花、贡菜等产业,盘活冬季闲置土地资源,千方百计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珠街乡2023年以来,种植贡菜面积是1800亩,预计实现产值1100万元以上。”珠街彝族乡副乡长赵跃新说,“结合产业持续发展,珠街乡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合理规划,2024年珠街乡种植面积将达到3000亩以上,预计产值2000万元以上,为群众持续增收和乡村振兴作出珠街乡应该有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条件。”

目前,昌宁县除珠街彝族乡种植贡菜外,部分乡镇也开始尝试贡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