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紫皮石斛之乡”的龙陵县在石斛种植方式上不断积极探索,力求创新发展。龙山镇尹兆场社区目前采取并推广的林下“立体式”创新种植方式,成功将闲置资源变为优势资源,实现荒地添绿又生金。

在尹兆场社区坪子寨石斛种植林地里,一块土地分别采取露天和林下两种方式种植了中药材黄精,实践证明,林下种植的效果更胜一筹。种植户王兴笔详细进行了介绍:“通过实验,我们露天种植的黄精长势不如林下种植的模式,林下种植的黄精和石斛无论是长势,还是密集度都非常好,达到了‘一地生两金’的目标,我们的收入也得到了提高,接下来我们要加大这样的种植模式。”

尹兆场社区共有斛农六百多户,辖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0%,但人均耕地仅有0.53亩,除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石斛外,尹兆场社区一直尝试着多种方法扩种增收,其中2022年率先开展的林下“立体式”种植方式脱颖而出:在桤木树和桦桃树上,将石斛苗绑在树上让其依附而生,大树下面同时种上喜阴不喜阳的黄精,二者密切相依、共生共荣。
“这个‘立体式’种植无论是石斛还是黄精,我们平时人工管理比较少,都是靠自身吸引大自然的氧分,所以种出来的品质比较高,价格也比较好,非常受市场的欢迎,这个‘立体式’亩产的话预计每年在2万元左右。”王兴笔告诉记者。

村民王兴云闲置着3亩林地,在社区的大力推广下,他按部就班地尝试了“立体式”种植法。王兴云高兴地说:“我们把石斛绑在树上,下面种起中药材,管理起来还是相当方便,增加了一定的收入,我觉得这个种植模式还是很好的。”
目前,“立体式”种植法在尹兆场社区已逐渐被斛农“解锁”,一些闲置的林地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推广这项创新的种植技术将是该社区未来的重点工作。龙陵县尹兆场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勇信心满满地说道:“立体式种植模式是在当前耕地保护政策下的有效发展途径,既保护了耕地,保证了粮食安全,又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村民增收。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用力地推广石斛、黄精的‘立体式’种植,不断在技术上创新、在市场上推广,实现‘树上提质增收,树下丰产致富’,力争向全村更多有条件的斛农推广‘立体式’种植。”

2023年,龙山镇尹兆场社区共种植石斛1500亩,鲜条产量达750吨,产值达18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