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资讯  >  县区动态  >  正文

县区动态

龙陵:农家书屋化身群众“文化充电站”

发布日期:2024-04-18 08:44     来源:龙陵新闻      点击量:

农家书屋作为以阅读为核心形成的文化空间,在乡村教育和文化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龙陵县聚焦“建强、管好、用活”农家书屋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农家书屋服务效能,让农家书屋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大粮仓”。

在腊勐镇大垭口社区黄家水井小组的松山书屋内,村民杨善波正在聚精会神地看书。自2021年他种植的20余亩豌豆得了褐斑病,他从“松山书屋”的书本里找到办法,解决了燃眉之急后,他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undefined

“看了这些书以后,我才知道原来不管是养鸡、养猪还是种植农作物,还有这么多讲究,真的学到相当多的知识。现在看来,没有知识,只凭借老经验是不行了。”杨善波指着手里《豌豆丰产栽培技术》的书籍说道。

undefined

松山书屋内设藏书阁、阅览室、“悦”读长廊、沉浸阅读广场等功能区,拥有藏书8600册。为了让农家书屋成为群众的“致富学堂”“精神粮仓”,大垭口社区在图书配置上下了不少“功夫”。“我们书屋的图书除了配置少儿类、政经类、文化类等书籍,还根据大垭口社区重点产业发展配置了种植、养殖等书籍。同时我们会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书籍摆在书架上。”腊勐镇大垭口社区村民委员会主任李蕊腊告诉记者。

undefined

为了让书屋聚人气、有活力、有作用,腊勐镇在书屋的硬件和软件上都融入了抗战文化元素,打造了集红色文化传承、休闲阅读、宣传宣讲为一体的农家书屋。“我们通过在书屋开设红色文化传承、金色产业技能等课堂,使‘小书屋’成为群众增长知识、提升技能的‘大讲堂’,更好地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腊勐镇宣传委员杨云蓉介绍。

undefined

施卫亿是龙陵县腊勐镇大垭口完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参加了学校和社区组织的红色文化传承课堂后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书屋里的书籍非常丰富,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还和同学们分享了阅读红色故事的感受,真的非常开心。”

undefined

龙陵县龙江乡清塘农家书屋位于赧等社区的清塘AAA景区的核心位置。书屋在建设时采用了古朴而传统的木架结构建筑方式,两侧采用了落地窗式设计,与周围的清塘美景相映成趣。

undefined

来自龙陵县龙江乡赧等社区清塘村村民张国柳,在龙江乡人民政府工作,闲暇时间,她都会抽空到清塘书屋看书,她说:“我们这里环境优美,非常安静,充满诗情画意。每次来这里看书都觉得非常享受,读书效率也大大地提高。”

undefined

随着近年来慕名前来景区的游客不断增多,许多游客在游览清塘美景的同时,也会纷纷驻足古色古香的清塘书屋,感受当地的人文气息和风土人情。针对这一情况,龙江乡人民政府也积极筹划书屋的升级改造。

“清塘农家书屋从投入使用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里面的一些设施已经有些陈旧,我们会持续不断地提升书屋的服务质量,丰富图书种类,提升改造硬件设施,为大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阅读空间。”龙江乡宣传委员王艳美表示。

undefined

在清塘书屋,你总能看到一个繁忙的身影,那就是图书管理员王从敏。对于第一次来的群众,她都会在合理规范管理好书屋的同时,积极地向他们推荐一些合适的书籍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龙陵县龙江乡勐柳社区村民何佐芬长期在赧等社区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清塘看到很多和自己相熟的人都会到这里看书,于是她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她们中来。她说:“管理员的服务非常好,会推荐给我一些适合我的书,经常来看书还是能学到很多知识的。”

undefined

近年来,龙陵县始终将“农家书屋”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抓。经过多年发展,全县已建设了122个农家书屋,实现了行政村(社区)农家书屋全覆盖,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龙陵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博股股长杨明薇介绍,龙陵县在推进全民阅读工作中,主要在服务方式上求转变、创新全民阅读活动上下功夫,在守好阵地服务的同时,延伸服务触角,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以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下一步龙陵县将继续坚持“协同合作”模式,推动全民阅读推广特色化。

如今,农家书屋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爱去的“充电屋”和“致富站”,走进了村民的生活,贴近了百姓的心,成为新时代文明乡村的一张金名片,也播种了一个个乡村振兴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