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保农规〔2023〕1号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

为认真贯彻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发展,规范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工作。现将《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试行)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

(试行)

(2023年6月19日保农规﹝2023﹞1号公布 自2023年7月19日起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一村一品”村镇认定和监测工作,加强对主导产业的服务与支持,加快全市“一村一品”村镇建设,充分发挥“一村一品”在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参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是指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认定,主导产业优势特色鲜明、质量效益明显、联农带农紧密,基本实现村、镇融合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行政村(社区)和乡镇(街道)。

第三条  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的申报程序、审核认定、动态监测等适用于本办法。


第二章 申报要求


第四条  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申报主体为行政村、乡镇、有农业生产的社区或街道。

第五条  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申报主导产业应为当地的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加工、特色文化(包括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文化等)和新业态(包括休闲旅游、民宿、电子商务等)的具体品类。

第六条  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申报条件:

1.主导产业基础好。村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万元,占全村农业生产总值的30%以上。乡镇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万元,占全镇农业生产总值的20%以上。

2.融合发展程度深。主导产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服务等关键环节有机衔接,实现了链条化、一体化发展。电子商务、休闲体验、文化传承、生态涵养等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已有初步发展。

3.联农带农作用强。申报村至少有1个规范运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量占村常住农户数的20%以上。申报乡镇有1个以上农业企业,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量占镇常住农户数的20%以上。

4.特色产品品牌响。申报村(社区)或乡镇(街道)推行标准化生产,开展商标注册,加强宣传推介,培育知名品牌,在当地有一定美誉度,获得各类荣誉称号或县级以上表彰。


第三章 申报程序


第七条  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按年度进行申报,每年申报一次,年度申报不受名额限制。

第八条  县级农业农村局结合村(社区)、乡镇(街道)产业区域布局以及农林牧渔业发展情况,根据各县(市、区)发展目标可将申报名额下达到乡镇(街道),遵循自愿申报的原则,组织符合条件的村(社区)、乡镇(街道)进行申报,并填写《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申报书》(见附件3)。

第九条  县级农业农村局对村(社区)、乡镇(街道)申报材料审核把关,加盖公章后报送市农业农村局。同时,提供产值等相关证明材料。


第四章 审核认定


第十条  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对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推荐的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申报材料进行审核,确定拟认定的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名单。

第十一条  拟认定的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名单报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在有关新闻媒体或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

第十二条  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拟认定的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名单提请局党组会议或专题会议研究,通过后正式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动态监测


第十三条  对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按创建基本条件进行3年一次的动态监测,按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进行监测,对监测不达标的村、镇,取消其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资格。

第十四条   对出现行政区划调整、主导产业变更、示范作用不强、发生严重侵犯群众利益、重大生态环境破坏、重大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事故等情况的,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应及时以书面形式向市农业农村局报送。

第十五条   市农业农村局将对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报送的信息变更、安全事故等情况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的,取消其保山市“一村一品”村镇资格并进行通报。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后30日起试行,同时废止2022年4月29日印发的《保山市“一村一品”专业村镇认定监测管理办法(试行)》。


保山市农业农村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