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2018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线两园”境内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费)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为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保山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认真谋划“一线两园”内外发展平台。“一线”即保山到缅甸曼德勒的交通网络,“两园”即境内的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园中园”和境外的缅甸保山曼德勒缪达经贸合作区、保山密支那经济开发区。保山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产业集聚、共建共享”的原则,先后制定各县(市、区)与保山工贸园区共建“园中园”、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工业聚集化发展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打造招商引资示范区等实施意见,在保山工贸园区规划5个3000亩至7200亩不等,总面积2.3万亩的“园中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硅基产业、生物资源加工、机电加工五大产业集群。
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保山市通过编制一系列规划,明确了保山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定位、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实施“‘51+49’混合所有制股权方式、‘10+3’PPP融资方式、‘5+8’标准厂房租购、‘30+37’电价优惠、‘5+5’购房扶持、‘1+5’共建共享发展机制”招商政策,切实做到精准招商、科学招商,奋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市级行政审批项目从286项精简到116项,出台《保山市开展为民办事“一次办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保山市“多证合一”改革方案》等提高行政效率9项措施,开通“12310”“放管服”改革专线投诉电话,出台“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全面推行企业、群众办理事项“一次办结”和“最多跑一次”。目前,保山市本级已有75个事项、县(市、区)100个左右事项纳入“一次性办结”范围,一次办结累计43万余件,办结率100%,全省营商环境2017年评估综合得分保山居全省第一。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19〕107号)文件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对2018年度部门预算“一线两园”境内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费项目资金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了全面、科学、细致评价。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18年,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下达“一线两园”境内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费的通知》(保财产业〔2018〕30号)文件,下达项目资金—工作经费254.72万元,项目资金到位率为100.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2018年,实际使用项目资金—工作经费254.72万元,其中:一线两园软环境建设项目委托业务费213.8万元,差旅费2.92万元,宣传费15万元,工作经费23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00.0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促进绩效管理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二是完善经费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加强专项工作经费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项目绩效指标的量化、细化、可衡量性,提升预算的可执行性。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理顺工作流程,加快项目推进,进而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四是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五是切实抓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2018年,全市5个工业园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455亿元,同比增长19.13%;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21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423亿元,同比增长19.58%;规模工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17.89%。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2018年,园区全部主营业务收入完成456.5亿元,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0.64%。其中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17.73%;园区非电力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同比增12.81%。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一线两园”境内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费项目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境内的保山工贸园区“园中园”、腾冲边境经济合作区“园中园”。涉及项目的科室对项目进行回访调查,并收集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每季度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督促检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措施,帮助协调解决。按照项目调查问卷的结果,满意度指标达到90%。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2018年,绩效目标已全部完成。
五、绩效自评结果
通过此次绩效评价,部门年初制定目标基本实现,重点评价数量和质量均达到预期、资金管理到位、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健全。经逐项对照自评,自评得分95分,本次绩效评价各项工作自评结果:优秀。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我局按照保财预〔2019〕107号文件规定,将于2019年6月30日前,在部门网站上公开部门预算项目自评报告、自评表。
我局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及市财政局相关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使用等工作,项目专项支出与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有序,效益指标明显,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实现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持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局将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希望下一年能够继续给予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推动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工作经验
为做好项目实施的跟踪检查工作。我局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能实现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予以充分肯定,对进展缓慢,预期绩效目标较差的项目,及时进行协调和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工作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二)主要问题
1.专项经费预算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项目由于受立项程序和时间的限制,造成项目资金结余而预算执行率较低,经费预算各科目的预算有待加强。
2.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资金规模较小,不能满足企业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资金投入方式单一,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功能不足。
3.部分项目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个别项目单位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存在日常生产性支出作为项目经费核算、财政专项资金与自筹资金未分开单独核算的现象。部分单位虽制定了相关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但比较粗泛,实用性、操作性不强,且内部缺乏一定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建议
1.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进一步探索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关注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向,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可信度。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跟踪督查,做到绩效管理有依据、按程序、有奖惩,实现绩效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
2.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照新《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政策规定及本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准或预算支出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3.统筹协调,厘定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关节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找到突破口与关节点。财务工作的关节点很多,找到问题的节点,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得力措施,降低事业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真正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这也是财务工作需长期破解并一以贯购研究的课题。
4.加强队伍建设。抓好绩效评价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培育项目建设专项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管理队伍,组建专家队伍,并加强业务培训。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