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4-9-/2019-0624005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公开目录
  • 自评报告
  • 发布日期
  • 2019-06-24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2018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运营费)

附件2

2018年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运营费)

一、项目基本情况

保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是经国家、省、市工信部门批准,由云南聚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承建和运营。2014年4月至5月成功与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并正式启动运营。目前,平台设有综合部、信息技术部、事业发展部、培训部、财务部五个部门,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专职人员3至6名(现有专职人员6人),公司其他在职员工均为平台兼职工作人员(现有在职员工27人)。现有办公场地面积1050平方米,设有 “接待指引前台、咨询服务区、大屏幕液晶电视服务产品展示区、服务机构入驻区、VIP洽谈室、多媒体培训室、会议室、开放办公区、配套行政办公区”等服务功能区,并配备各种办公设备145台(套)。目前,有55家服务机构入驻窗口平台,214家企业入驻平台网络,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信息服务功能健全。窗口平台已具备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管理咨询、财务咨询、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税务代理、法律咨询、市场开拓、创业辅导、规划设计等多种服务功能。平台建成以来,始终坚持“一中心,一平台”的运营机制,以云南聚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服务载体,联合平台其他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无偿公益性和有偿低收费服务。2017年度,为1200户中小微企业提供咨询服务6341项。其中,提供公益性的项目咨询、投融资咨询、法律咨询等服务3046项,提供公益性信息咨询服务3100项,举办公益性技术培训5020人次,评价满意度为100%;以低收费有偿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咨询服务195项,评价满意度为98%。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工信部、财政部《关于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有效运营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企业〔2017〕187号)精神,特申请地方财政补助资金30万元,主要用于平台运营保障、开展中小企业服务及日常办公维护。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的下达将大大改善保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保财预〔2019〕107号)文件精神,我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限内,对2018年度部门预算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运营费项目资金的整个实施过程进行了全面、科学、细致评价。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18年,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下达燃煤锅炉改造市级配套补助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运营费补助园区广告宣传费的通知》(保财产业〔2018〕22号)文件,下达项目资金—工作经费30万元,项目资金到位率为100.00%。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2018年,实际使用项目资金—工作经费30万元,其中:专职人员工资21.03万元,通讯网络费用3.42万元,差旅费用 1.18万元,平台活动费3.69万元,活动服务费用0.6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00.0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使用等工作。一是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促进绩效管理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延伸。二是完善经费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框架,加强专项工作经费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针对性,增强项目绩效指标的量化、细化、可衡量性,提升预算的可执行性。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理顺工作流程,加快项目推进,进而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四是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五是切实抓好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2018年,全市民营经济预计完成增加值390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市GDP的51.3%;全市民营经济户数预计达124000户,增9773户,同比增长8.6%;全市民营经济预计从业人员达35.74万人,同比增长8%以上。全市民营经济预计上缴税金24.3亿元,同比增长9.8%。

保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运营维护及服务业务补助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平台2018年的运营维护及服务业务工作开展,目前已完成年初运营与开展服务计划,平台整体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项目主要绩效有:一是强化宣传惠企政策,积极编发平台动态信息。充分发挥保山市中小企业微信移动端平台及窗口服务平台网站的功能作用,及时为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布惠民政策信息、企业产品宣传、培育信息经济新业态。本年度,在平台网站发布动态信息 1549条、在保山市中小企业服务窗口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信息1123条、在保山信息惠民发布惠企政策信息416条。2018年,平台《保山市中小微企业服务行动调查报告》等6篇调查报告、简讯被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刊用。二是协同服务共建共享,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全年,与服务协作单位开展了各类专项服务活动共计56次。其中,开展信息服务活动8次,投融资服务活动2次,创业服务活动9次,人才与培训服务活动13次,技术创新和质量服务活动5次,管理咨询服务活动12次,市场开拓服务活动5次,法律服务活动2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流的平台服务。截至目前,服务企业1973次,服务5019人,其中:企业信息服务452次,服务628人;投融资服务165次,服务237人;创业服务86次,服务1028人;人才与培训服务396次,服务1563人;法律服务286次,服务475人;市场开拓服务30次,服务149人;管理咨询服务493次,服务793人;技术创新与质量服务65次,服务146人。三是完成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后续服务服务券工作。通过严格开展服务机构评审签约、服务券申请、发放、使用及监管等工作,全市2017年小微企业服务券发放额度为450万元,经市县区各级主管部门审核,共发放服务券477.1万元,扶持小微企业242家,最终兑付服务资金 446.95万元。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保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窗口平台是以公益性服务平台方式(无偿服务)运营,注重取得的社会效益。 2018年度保山市窗口平台以云南聚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为服务机构主体,协同其它入驻服务机构为保山市及周边地州市中小微企业提供公益性无偿服务和低收费有偿服务4178项,其中:提供公益性的政策咨询、项目咨询、投融资咨询、法律咨询等信息咨询服务1782家(次);提供公益性创业服务1878家(次);举办公益性管理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服务518家(次)。2018年10月,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018年11月,被云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授予“2018年云南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服务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项目服务对象主要为保山市及周边州市中小微企业,旨在保证窗口平台继续为全市企业提供低价、无偿的优质服务。涉及项目的科室对项目进行回访调查,并收集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每季度对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督促检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推进措施,帮助协调解决。按照项目调查问卷的结果,满意度指标达到98%。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2018年,绩效目标已全部完成。

五、绩效自评结果

通过此次绩效评价,部门年初制定目标基本实现,重点评价数量和质量均达到预期、资金管理到位、组织和制度保障体系健全。经逐项对照自评,自评得分95.8分,本次绩效评价各项工作自评结果:优秀。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我局按照保财预〔2019〕107号文件规定,将于2019年6月30日前,在部门网站上公开部门预算项目自评报告、自评表。

我局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及市财政局相关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和使用等工作,项目专项支出与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有序,效益指标明显,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实现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持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局将加强绩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审核,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机制、评审机制、跟踪检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希望下一年能够继续给予项目专项资金支持,推动我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工作经验

为做好项目实施的跟踪检查工作。我局定期不定期地对项目实施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能实现预期绩效目标的项目予以充分肯定,对进展缓慢,预期绩效目标较差的项目,及时进行协调和提出整改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工作正常运行,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二)主要问题

1.专项经费预算执行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项目由于受立项程序和时间的限制,造成项目资金结余而预算执行率较低,经费预算各科目的预算有待加强。

2.引导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资金规模较小,不能满足企业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资金投入方式单一,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功能不足。

3.部分项目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个别项目单位没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和监督制度,存在日常生产性支出作为项目经费核算、财政专项资金与自筹资金未分开单独核算的现象。部分单位虽制定了相关的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但比较粗泛,实用性、操作性不强,且内部缺乏一定的监督制约机制。

(三)建议

1.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进一步探索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关注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思路、新动向,进一步完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增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可信度。加强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跟踪督查,做到绩效管理有依据、按程序、有奖惩,实现绩效管理的规范化、常态化。

2.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按照新《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按政策规定及本部门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准或预算支出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执行中确需调剂预算的,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

3.统筹协调,厘定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的关节点。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找到突破口与关节点。财务工作的关节点很多,找到问题的节点,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得力措施,降低事业运行成本,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真正做到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这也是财务工作需长期破解并一以贯购研究的课题。

4.加强队伍建设。抓好绩效评价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培育项目建设专项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管理队伍,组建专家队伍,并加强业务培训。

八、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保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19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