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县区动态

昌宁:推动文化强县建设 繁荣基层群众文化

发布日期:2025-09-17 11:42     来源:昌宁发布      点击量:

2025年,昌宁县全力打造“千年茶乡”文化品牌,国家级地理标志昌宁红茶、国家级文保单位大甸山和国家级非遗苗族服饰3个国字号品牌得到传承、转化和保护,致力推动文化强县建设,促进基层群众文化得到繁荣和发展。

一是重宣传群众文化氛围好。致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持续打造“理润茶乡”“诗润茶乡”“文润茶乡”等文化品牌,累计制播“理润茶乡”43期、“诗润茶乡”54期、文润昌宁“非遗篇”等30余期。落实应急广播“七个一”宣传工作机制,规范化、栏目化、特色化做好应急广播日常播发,共开设《是光之声》《理润茶乡–老段讲家风》《昌宁宣传》等10个栏目,累计播发信息达13800余条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达1100余场次。抓实文化服务,基层群众文化异彩纷呈,成功举办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和谐傣乡 幸福湾甸”泼水狂欢节、鸡飞立夏旅游文化节等“昌宁邀您来+”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寻年记”非遗·年俗迎新春巡游展演、“阿美美”律动茶乡·全民打跳狂欢赛、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1800余场次;开展春联进万家、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主题文艺晚会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8场次;开展“法治春联”征集、“廉洁就在你我身边”“不忘从军路 再忆戎装时”等主题征文,举办“沧江茶源•漭水”摄影比赛,启动昌宁县第一届临书展。漭水镇10位小诗人在国家级文化舞台“诗承古今·雅聚宣南”北京2025百年丁香诗会亮相,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二是重创作文化文艺再创新。注重文化文艺人才培养,有21人入选云南省基层文化骨干,创作《筑梦苗家山》《昌宁群文之光》等文艺作品30余个,抓实重点创作项目,推广情景剧《哀牢传奇》、音舞诗画《茶香千年》等优秀作品,完成重点剧目《苗山绣锦》、苗族芦笙舞《箐鸡摆尾》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的申报,推荐昌宁彝族文化散文集《守望腊罗巴》和《昌宁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申报云南省民族文化项目,其中《昌宁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与发展》获批15万元项目资金支持,首部微短剧《一眼千年》完成拍摄并入选2025年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创新创优作品。

三是重传承文博非遗再添彩。大田坝镇深山茶厂昌宁红茶非遗工坊被认定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工坊。新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项,认定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名。围绕“非遗+”,举办参加“寻年记”非遗·年俗迎新春主题巡游展演、“蛇舞祥年 福满龙潭”庙会活动、“旅居云南 好在保山—— 赶个非遗年货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扎实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与阶段性工作,完成53处文物复查及41处新发现文物的数据采集与系统录入上报工作。昌宁学子以昌宁苗族服饰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衣服上的彩虹》获保山市2025年“有你必咖”大学生文旅短视频大赛一等奖;昌宁苗族服饰、昌宁红茶、昌宁鸡枞、核桃等非遗产品亮相2025 年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保山市咖旅融合宣传推介会;昌宁红茶亮相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好物集市、第21届中国(重庆)国际春季茶产业博览会等。昌宁县入选“2025中国县域旅游发展监测强县、强区,上榜“中国茶业百强县”,昌宁红茶业茶企入围“中国茶叶领域典范企业榜”。

据了解,昌宁县将巩固文化强县建设成果,围绕现有文化品牌,打造“昌宁文化IP”,抓实文艺精品创作,做强主流媒体,办好精品栏目,讲好昌宁文化故事;将着力优化文化服务水平,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让基层群众文化文艺活动常态化开展;将完善文化转化机制,开展昌宁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实施“一乡镇一品牌、一乡镇一文创”的昌宁文化品牌推介暨文创产品研发项目,填补文创产品研发及量产的空白,使昌宁文化可感、可见、可体验、可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