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腾冲市已成功举办三届腾冲科学家论坛。这一学术盛会不仅构筑了顶尖科学家交流的前沿阵地,更以其深远的影响力,在腾冲市中小学校园内持续掀起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热潮。通过连续三年组织院士专家深入校园,与青少年面对面交流,论坛将科学的种子播撒进少年的心田。结合当地科协常态化、多元化的科普活动,全市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日益浓厚,一扇通往科学新世界的大门正向孩子们豁然开启。
院士引领,共赴“科学盛宴”
“院士进校园”活动已成为每届腾冲科学家论坛期间备受期待的科普盛宴。院士专家们从高深的学术讲坛走进中小学课堂,用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前沿科技动态,娓娓道来科研背后的故事。论坛举办以来,中国科学院李永舫院士、唐本忠院士、张克勤院士、成会明院士、刘权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考切尔·比尔卡尔等十多位“学术大咖”先后走进腾冲市各中小学学校,开展丰富的主题讲座与互动,鲜活地诠释了执着探索、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无限向往。

参与过活动的腾冲一中学生吴杨屿感慨道:“我明白了科技对社会和平发展、人民幸福生活、经济发展还有文化传承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继承科学家们的科技创新精神。”
多元科普,构筑梦想基石
在论坛的引领和持续示范下,腾冲市科协与各学校协同发力,依托“科普大篷车”“科技馆进校园”、科技创新大赛等多样化载体,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青少年科普教育网络。据统计,2025年,腾冲市科协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达48次,覆盖师生逾20000人次。科普大篷车犹如移动的科技馆,满载互动展品驶入各乡镇学校。智能机器狗的灵活表演、无人机编队的精准飞行、各类物理化学现象的趣味演示,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可视、可触、可感。同学们在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中,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探索欲求知欲被充分点燃。
今年2月,腾冲市科技馆“馆校携手筑梦 知识照亮未来”科普活动走进腾越四完小,身形矫健的机器狗动作流畅,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的表演令人目不暇接。在知晓了机器狗背后的科技原理后,五年级的张同学兴奋地说:“它比我家的小狗还聪明!原来机器人技术这么酷!”

腾冲市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无人机大赛、编程设计比赛等活动。从初期的摸索尝试到如今的屡获佳绩,各类赛事已成为检验和提升科创教育成果的重要平台。腾冲市实验学校、腾冲一中等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成长”,形成了良好的科创教育生态。在2025年5月举办的第39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腾冲市共报送31个项目,斩获奖牌54块,其中金牌5块、银牌18块、铜牌31块。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获奖率占保山市的50%,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获奖率占保山市的52.6%。

在2025年8月举办的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总决赛中,腾冲一中尹可杨同学荣获编程挑战赛高中组三等奖,张皓钦同学获装调物流搬运赛三等奖;实验学校的刘蔚霖、劳兴睿同学在蜂群舞蹈编程赛小学组中默契配合,荣获三等奖。

各学校积极探索科创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科技、科学课程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相互渗透;Scratch编程、无人机、机器人等社团活动蓬勃开展;“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广泛应用。同时,巧妙将心理健康、地方文化、禁毒防艾等主题融入科创教育,引导学生理解科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除了引进院士大家,本土专家资源也被有效激活。今年3月,腾冲市气象局局长刘维鑫走进腾冲一中,分享其南极科考的艰辛历程与壮丽见闻,展现了科研工作者的坚守与奉献,为同学们树立了身边的榜样。

硕果累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
持续深入的科普教育与科创实践结出累累硕果。科学的种子已在腾冲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从少儿科幻画的奇思妙想,到亲手制作科学教具的实践乐趣;从对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探究,到对南极科考、人工智能的无限向往——科学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公式定理,而是身边有趣的发现、是探索世界的方式、是改变未来的潜在力量。
“腾冲科学家论坛的使命,不仅是搭建顶尖的学术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播种科学,赢得未来。”腾冲市科协负责人表示,通过“院士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论坛的成功效应已深度渗透至基础教育层面。 这些活动作为论坛的重要单元,成功为青少年搭建与院士、专家面对面交流的平台,以高质量科普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励青少年勇于追逐科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