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2-2-07_Z/2018-0206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督查检查
  • 发布日期
  • 2018-02-06
  • 文号
  • 第11期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关于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数据开放开发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保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关于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数据开放开发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

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数据开放开发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保政办发〔2017〕100号)要求,市政府督查室对全市重点行业和领域大数据开放开发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督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市旅游发展委。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保山版块建设为总抓手,建设“一部手机游云南”旅游大数据中心、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旅游综合管理平台(简称“一中心两平台”)。2018年1月底前完成保山一期数据接入;2018年3月完成主要旅游要素企业上线运行;2018年底涵盖保山“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企业全面实现与“一中心两平台”的对接并持续运营,实现“游客旅游体验自由自在、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的工作目标。

(二)市林业局。目前,主要使用电子信息化管理服务支撑系统有5个,分别为保山市公益林信息管理系统、保山市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保山市政府OA系统)、云南林业专网(云南林业OA系统)和企业微信平台。2018年6月—7月,组织开展大数据智能保护、资源管理和监控平台建设需求调研;2018年8月—10月制定大数据职能平台建设技术方案;2018年11月30日前落实建设资金,及时组织招投标;2019年1月组织开展软件程序开发;2019年3月31日前组织数据迁移和上线试运营;2019年4月30日前正式发布保山林业云。

(三)市科技局。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各县(市、区)、科技部门、保山学院、保山医专及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开展实地调研。目前,共梳理业务需求和性能需求参数20余项。

(四)市教育局。积极推进宽带网络校校通建设,目前全市共有972所中小学接入了宽带网络,占学校总数的94.6%(中学接率100%),其中有858所中小学实现10兆以上光纤接入,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86.7%。腾冲市已建成了腾冲教育专网,实现了宽带网络通到每个教学班,其他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专网将按照“万兆主干、千兆到校、百兆到班”的标准,由省教育厅负责统一建设,计划2018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五)市卫生计生委。一是待省卫生计生委《信息平台和“乡乡通”工程实施方案》出台后积极推进保山市各项工作。二是建成了全市所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电子病历、PACE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其中施甸县完成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与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的整合,建成了县级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三是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四是市人民医院预约挂号系统已完成初步建设,正在开展院内医务人员培训。五是完成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以此为基础,激活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应用,推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一体化电子健康服务。

(六)市交通运输局。目前,省交通运输厅同意将保山市纳入智慧交通建设试点,同意保山建设交通智慧化应用平台(简称“保山智慧交通平台”),并在政策、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帮助指导。目前,编制完成了《保山市交通运输物流大数据开放开发应用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并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分三期进行,一期项目总投资750万元,预计2018年5月底完成;二期项目分为两部分,总投资1350万元,预计2019年3月底完成;三期项目总投资510万元,预计2020年3月底完成。

(七)市公安局。一是在公共安全大数据开放开发应用示范工程领域,建成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视频专网,建成了大数据架构、全市集中存储的视频云平台和共享平台,共接入政府购买服务的高清摄像头3231路、交警建设的摄像头300路、其他部门建设的摄像头505路(包括危爆场所、加油站等重点部门)。二是在人口大数据开放开发应用示范工程领域,积极开展保山公安数据汇聚平台建设,项目正在开展招投标流程。

(八)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积极推进“文化保山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制定了《保山市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文化保山云”实施方案》,并及时召开了业务工作推进会议,已与西南林业大学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就“文化保山云”建设进行对接磋商,并安排50万元前期工作经费,专项用于推进“文化保山云”建设。计划于2018年4月完成“文化保山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2018年10月完成文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应用,数据库资源基本建成,进入平台试运行阶段;2018年12月实现“文化保山云”平台接入“文化云南云”公共服务平台。

(九)市质监局。全面实施质监大数据开放开发工作一体化整合,在保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门户网站建立“信息公开”“办事指南”“互动交流”等平台,整合质监监管业务不同系统平台数据统一归集到“信息公开”栏进行公示,实现监管、服务网络化,在此基础上全面探索质监大数据分析和应用。

(十)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积极和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大数据管理局协调硬件基础支撑资源工作,2018年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基础数据清理、分析、统计,为基础数据导入做好准备;2019年启动基础数据库和部分子系统建设并进行调试运行;2020年做好对接省级各项监督系统的工作,将包括移动执法、食品药品追溯、应急管理在内的系统统一对接至保山市平台,形成完整的食品药品监管及数据应用平台。

(十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组织开展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建设。目前,隆阳区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已于2017年4月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460万元,项目占地面积120平方米,建有监督指挥中心、信息采集员队伍、综合管理中心3个部门,系统数据普查涉及4个街道办事处55个社区,总面积23.5平方公里,划分为1264个网格,采集部件207607个;其他县(市)正在抓紧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平台的搭建工作。2018年实现各县(市、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在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指挥体系和执法体系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化、数字化基本实现,全面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

(十二)市环境保护局。积极推进生态环保大数据项目系统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1230万元。2018年前完成保山市环境信息管理“一张图”建设工作,实现数据中心、数据交换平台、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系统建设;2019年前完成开发污染源一企一档管理系统、提升市级虚拟化资源能力建设、县(市、区)环境保护局基础硬件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业务管理信息化、一体化,建立初步完整的信息化工作体系;2020年前完成在线监控能力示范建设、提升县(市、区)环境保护局监控能力建设,对3年的建设项目进行市、县两级系统集成、验收。

(十三)市工业信息委。目前,工业经济数据库已接入市工业信息化委、统计局共9大类报表实现数据自主填报。2018年全年主要完成《保山市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保山市信息惠民工程综合标准申报;完善统一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做好全市五大数据库更新完善;做好信息惠民微信城市服务;做好信息惠民综合服务云平台PAAS层存储扩容;做好政务数据中心技术服务保障。到2020年,基本实现各单位数据全部接入五大数据库并按更新频率实现数据适时更新;稳步推动政务信息数据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健全和完善大数据开放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大数据驱动为引擎,积极探索数据资源创新应用,深入推进两化融化。

(十四)市农业局。积极推动由省农业厅统一开发的“云农12316”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开始进行信息录入。以乡镇(街道)为单位举办信息进村入户培训班,培训覆盖所有乡镇(街道)。目前,已选择农业大数据开放开发示范点3个,主要涉及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1个、示范企业1户。

(十五)市商务局。在2020年年底前建设2个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平台,形成平台与协会、平台与企业的有效对接。目前,通过组织人员进行前期调研,共采集了9户企业的信息,根据采集的情况,结合制定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承担企业。

(十六)市工商局。积极推进信息资源整合,牵头完成法人基础数据库建设,其中,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市工商局、质监局、编办、民政局、住房公积金中心5个单位。截至2017年12月底,法人库总计数据量为282862条,其中,市工商局数据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数据量为36267条,个体工商户基本信息,数据量为217386条;市质监局数据项包括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行政机关),数据量为25059条;市编办数据项包括国家事业单位登记信息,数据量为108条;市民政局数据项包括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数据量为175条;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数据项包括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信息,数据量为3867条。

(十七)市发展改革委。一是宏观经济大数据开放开发应用示范工程,通过建设2个数据库、5个平台和8个应用系统,进一步提高全市宏观经济预测分析能力与公共服务能力,实现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指标的科学化管理,在2018年12月底前建成并进行验收。二是社会信用资源大数据开放开发应用示范工程,按照“一网三库一平台”的构架模式,到2018年底,基本建成与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云南省信用信息交换平台互联互通,覆盖全市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全部信用主体的保山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三是共投入50万元建设了保山行政“双公示”信息公示管理平台,平台通过半年的测试,于2017年12月通过验收,2018年1月份上线运行,平台覆盖市级36家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录入部门,已与云南省信用共享平台联通,并上传了4万多条行政“双公示”数据信息。

(十八)市国土资源局。积极争取到信息惠民专项资金136万元,于2016年11月正式启动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库建设,2016年12月31日正式搭建完成,2017年5月数据库和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验收。截至2017年12月底,平台访问量最大的是影像地图服务,达到42138次,其次是影像注记服务,访问量是34756次。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大数据应用驱动力不强。由于缺乏数据资源统筹,行业之间、单位之间、部门之间信息相互割裂,数据无法有效共享,“信息孤岛”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数据信息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价值挖掘。加之,一些部门和领导、公众对大数据的价值认识不够,对大数据应用方向知之甚少,大数据应用的热情也未能激发出来,导致大数据应用项目少,通过发展大数据产业驱动经济发展的氛围尚未形成。

(二)大数据应用开发资金投入不足。大数据开放开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开发的应用系统有异,需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而市财政困难,补助不足,且无大数据开发应用专项资金支持,导致大数据应用开发启动资金、数据存储和网络运营费用不足,开发建设受到很大制约。

(三)大数据人才队伍需求迫切。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需要多层次、多专业的人才队伍来支撑。部分单位专业技术方面竞争力不足,掌握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及应用领域知识的综合性数据科学人才缺乏,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尤其是缺乏既熟悉行业业务需求、又掌握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来支撑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三、意见建议

(一)加强智库建设。在保山市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保山市大数据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进一步完善大数据专家库,进行发展战略研究和数据资源项目合规性审查,对大数据发展重要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调研、论证、评估、评审,为全市大数据发展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二)加大招商力度。积极运用各种媒体和会展等传播手段,大力宣传保山市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资源优势和优良环境,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引战略,采取多种形式引进互联网信息服务企业、专业数据中心运营等企业落地保山,拓宽国内外大数据项目引进渠道,吸引资金、项目、企业和人才向保山集聚,投资建设基础数据中心、数据备份中心及大数据应用等项目。

(三)加强资金扶持。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整合市直各部门的信息化专项资金,避免重复投资建设,使资金使用最大化。鼓励市直各部门、各单位多渠道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进一步拓宽大数据融资渠道,对各单位在大数据建设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四)加强人才培养。以保山国际数据服务产业园建设为载体,鼓励大数据领军人才、创业创新人才和前沿技术专业人才来保山创业创新,并逐步带动本地人才掘起,支持行业领军人才承担保山大数据重大科技项目,为保山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保山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2018年2月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