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2-2-02_Z/2018-0620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府常务会议
  • 发布日期
  • 2018-06-20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第四届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

2018年6月19日,市长杨军主持召开第四届市人民政府第20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

会议指出,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重要部署上来,鼓足决战勇气,铆足决战干劲,拼足决战之力,保持攻坚决战、不胜不休的作战态势,以敢打敢拼、临战决战的精神状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不漏一个贫困村、不落一个贫困人。一是政治站位再提高,思想认识再强化。既要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紧迫性有清醒认识,又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必胜信心,强化责任担当,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决胜脱贫攻坚各项目标任务。二是目标重点再明确,工作措施再精准。认真对照省委第二巡视组巡视反馈问题、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报问题及自查梳理的具体问题,深挖问题根源,逐项加以解决,确保实现全市21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0.9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昌宁县脱贫摘帽、力争龙陵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三是工作责任再压实,落实力度再加大。要强化责任担当,创新工作方法,坚持问题导向,加大督查力度,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一条心狠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决胜脱贫攻坚要抓实7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实贫困对象识别。在巩固好现有贫困对象识别成果基础上,由市扶贫办牵头,公安、发展改革、工商、教育、卫计、残联等相关部门配合,各挂联单位积极参与,各县(市、区)具体负责,总结运用2017年动态管理的经验做法,按质按时完成2018年动态管理工作。要认准贫困户致贫原因,定准帮扶措施,切合实际建设好项目库。要比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危房改造、教育、医疗、医保、社保、低保等各部门数据,确保数据统一。二是抓实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围绕发展产业、务工就业两大途径,注重发挥本地特色优势、贫困户现有种养技术基础,大力发展小养殖、小种植、小作坊、小买卖“四小”产业,实现贫困户自身发展脱贫。就业扶贫方面,要按照“六能六不”要求,发挥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就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达到长期解决“两不愁”的目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组织好订单、定岗、定向培训,加强与就业市场需求的有机对接,鼓励引导扶持贫困群众就地或外出务工、创业;各园区要重点吸纳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入企务工。三是抓实安全住房保障。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建设程序和建设标准,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全部入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以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为重点,同步推进非“四类对象”住危核查,建立完善数据库,出台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加大补助支持力度,解决好所有群众安全住房问题。四是抓实健康扶贫。以健康扶贫30条措施、大病专项集中救治、慢病签约管理、重病兜底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健康扶贫政策措施宣传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度。落实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34种疾病门诊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到80%。全面推进各县(市、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夯实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确保卫生设施达标。五是抓实教育扶贫。以控辍保学为重点,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要对象,全面落实教育扶贫的各项惠民政策,实现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全覆盖。加大“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快贫困地区学校的项目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村小学入学率达99.5%以上、辍学率控制在1%以下,初中毛入学率达99%以上、辍学率控制在3%以下。六是抓实贫困村基础设施达标。对照贫困村脱贫出列、贫困户脱贫退出考核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齐活动场所、农村道路、电力、广播电视、安全饮水、村集体经济收入等短板,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完成时限,责任落实到人,确保2018年12月31日以前退出贫困村、贫困户的基础设施全部达到考核标准。七是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实践活动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鼓励贫困群众树立脱贫的信心和致富的志气,确保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