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全省产业扶贫工作会议、健康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金融工作会议、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会议、“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工作会议、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全市1—3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关于保山市万亿元投资项目规划》《关于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关于保山市兴边富民工程“十三五”规划》《关于促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全省产业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做到产业选择、受益对象、项目实施、政策扶持精准到位;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做好特色文章,找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增收的结合点,真正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要强化科技、人才、流通、金融等要素支撑,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要突出改革创新,贯彻新发展理念,突破产业发展瓶颈,树立市场经济思维,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为产业扶贫注入新动能;要强化组织领导、注重典型推广、加强督查考核、全力推动各项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地,确保到2020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全省健康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健康扶贫30条措施》和《云南省健康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对标政策措施、对照考核标准、对准存在问题,聚焦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方便看病、看得好病、尽量少生病”重点任务,着力完善综合保障措施,增强健康扶贫惠民医疗政策的约束力和规范性,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有效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切实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压实工作责任,整合各方力量,强化资金保障,严格督查考核,做好群众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健康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要突出问题导向,统筹抓好扶贫各领域问题整改,强化精准施策,提高工作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健康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关于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认清全市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及所面临的难得发展机遇,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开创金融改革发展新局面。一是要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为抓手,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聚焦重点领域,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资金需求;二是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推动国有企业去杠杆,大力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金融市场风险,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三是要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健全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金融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四是要坚定不移抓改革、强监管,把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作为重点,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加强监督问责,努力实现监管全覆盖、无死角。
关于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激活民间投资、破解企业发展难题上下功夫,形成崇企重商、亲商安商、帮企富企的鲜明导向,营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良好市场环境,使民营企业在推动全市跨越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要主动适应和把握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特征新内涵,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放管服”改革,坚决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培育“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关心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为民营经济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关于全省“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讲政治、顾大局,按照省级工作方案要求,咬紧时间节点,紧盯目标任务,迅速建立涉旅行业进入平台的准入机制,全面推进旅游数字化,实现二维码扫描全覆盖;加快推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景区服务和设施的全面数字化,强力推动工作落实,争当“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的排头兵。
关于“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聚焦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贫困县摘帽的年度目标,对标政策抓落实,对准问题抓整改,冲刺四季度、大干100天、打赢翻身仗,高质量完成我市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向全市各族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会议决定,近期召开全市精准脱贫“百日攻坚行动”推进工作会议。
关于全省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三个结合”、执行“四个一律”、落实“五个一批”要求,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抓实抓细大检查工作。同时,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尽快明确责任清单、时间表、路线图,力争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机制保障、责任制考核和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实效,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会议通报了省级综合财力补助资金使用、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制发《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放管服”改革10条措施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7〕37号)的有关情况。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计1—3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受全球经济下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保山仍面临实体经济经营困难加剧、经济增长动力趋弱等问题。
会议要求,为确保全市经济保持平稳持续发展,要按照目标不减、任务不变的要求,着力找短板、挖增量、补欠账,千方百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一要紧盯工业增长,着力盘存量抓增量。围绕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的目标任务,全面落实领导挂钩服务重点规模企业制度和一企一策帮扶机制,持续抓好企业降本增效、扩产促销、纳规抚育工作,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出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抓实企业纳规入统和落规企业再培育工作,全力扩大服装、制鞋、电子元件制造等行业新增产能。二要紧盯服务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围绕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的目标任务,做足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金融业、批零住餐行业支撑。三要紧盯项目建设,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的目标任务,着力抓好项目增资、引资、融资工作。四要紧盯资金保障,全力突破投融资瓶颈。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重点税源征管,确保全年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全力扩大支出规模,力争财政8项支出达到增长预期。确保全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21%以上。积极开展债券和股权融资,推动实施一批符合国家政策支持的项目。五要紧盯目标任务,狠抓精准运行调度。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稳增长系列政策,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政策落地。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内,投资仍然是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实现保山跨越发展,主要看投资、关键在项目,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十三五”期间投资年均增速不低于20%的目标任务,此次规划预计全市在“十三五”期间可累计完成投资5484亿元,年均增长25.5%。
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对于保山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发展战略,落实“富民、兴边、强省、睦邻”要求,加快建设沿边开放经济带,确保边境地区如期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指出,认真落实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重点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做大做强中医药,推动生物技术药、化学药产业发展,推进医药产业向大健康产业转型,有利于进一步壮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提升资源开发利用率、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95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