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7〕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帮助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更好的理解《实施意见》的相关内容,现解读如下:
一、《实施意见》出台背景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作出重要部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国务院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也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近年来,我市学校美育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总体上看,美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对美育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应付、挤占、停上美育课的现象仍然存在,资源配置不达标,师资队伍仍然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美育工作,提升学校美育质量,保障学校美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本《实施意见》。
二、《实施意见》科学定义美育的内涵和意义
美育是以陶冶情操为目的,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增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三、《实施意见》合理规划美育的目标
《实施意见》分阶段、分层次规划美育目标。
到2018年,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管理、教研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足开齐美育课程,城市学校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农村学校美育资源配置满足教学与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各地各校民族艺术活动的特色与传统,逐步建构中小幼美育教育体系,建成一批美育试点学校,实现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美育工作全覆盖。
到2020年,初步形成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美育体系。
四、《实施意见》有针对性地提出四大举措
(一)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着力解决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化问题
《实施意见》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
实施美育活动的课程化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要以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
(二)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着力解决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抓手的问题
深化学校美育教学改革,特别指出“充分利用保山当地的民族民间美育资源,搭建开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间”。
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将美育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融合,与各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建立美育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美育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快推进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小学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
注重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充分发挥学术研究优势,深入研究学校美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三)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着力解决美育师资和资源整合问题
《实施意见》为解决美育师资问题提供了三条路径:一是“配齐”,强调采取有力措施配齐美育教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美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时间表、路线图,采取有效措施较快解决中小学校美育教师紧缺问题,加大特岗教师招聘力度,有计划有重点地向村小、教学点倾斜。二是“提质”,强调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美育师资整体素质。三是“整合”,强调整合各方资源充实美育教学力量。教育部门要联合和依托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积极探索组建美育教学联盟、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依托联盟搭建农村美育支教平台。以立德树人、崇德向善、以美育人为导向,加强对家庭美育的引导,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多位一体的美育协同育人机制,推进美育协同创新。
(四)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着力解决进一步完善美育管理机制的问题
《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美育工作机制。开展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做好初中学生音乐、美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安排工作。实施中小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制度,建立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价,加强学校美育质量检测。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美育纳入督导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工作,学校美育评价等级、美育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