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原因,我市民族教育发展仍面临一些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全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民族教育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深刻认识发展民族教育是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是增强经济实力的决定性因素,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决策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为导向,以建立完善符合我市实际的民族教育体系为目标,切实解决民族教育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全面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受教育权利,提高各民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为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现云南“三个定位” 发展目标、实现保山跨越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市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及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显著提高,教育结构趋于合理,服务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显著增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80%,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实现标准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努力消除辍学现象,基本实现县域内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中职免费教育基本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基本普及两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教育。
1.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二)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
1.加快普及学前教育。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提高普通高中教学质量。
4.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5.重视支持特殊教育。
6.推进民族中小学特色建设。
(三)加快培养少数民族人才。
(四)积极做好对口帮扶。
(五)加大学生资助力度。
四、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一)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改善民族学校办学条件。
(二)建设双语教学示范基地,积极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三)创建民族文化示范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创新。
(四)完善教师培训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加强民族教育科学研究,全面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六)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党对民族教育的领导,全面落实政府职责。
(二)加大民族教育投入,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三)落实教师激励政策,稳定民族教育教师队伍。
(四)加大督查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