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 年)政策解读
一、《规划》编制背景及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补短板、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的攻坚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全面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关键时期,面临诸多新形势、新任务、新挑
战,也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
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提供坚实保障,加快和谐、平安、美丽保山建设。根据《云
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
2020 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38 号)要求,2017 年 5
月以来,由市民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协助,市直有关单位共
同参与,在充分考虑保山实际的基础上、结合部门工作情况,对
照省级规划文件,先后经过修改、征求意见、完善,最终编制完
成了《保山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
二、《规划》主要内容
《保山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 年)》共分为“现
状与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保障措施”
“保山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 年)项目表”5 大部分。
(一)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总结了我市“十二五”期
间防灾减灾工作在“体制机制、防灾减灾救灾基础、工程防御能
力、灾害监测预报能力、应急救援体系、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
的成效和 “抵御灾害的基础和能力、 灾情灾害评估治理能力建设、
统筹整合资源”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对“十三五”时期我市
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进行了深入分析。
(二)第二部分“总体要求”。对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
本原则及总体目标、分项目标进行了阐述。明确了“以人为本,
协调发展;预防为主,综合减灾;分级负责,突出重点;依法应
对,科学减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到
2020 年,全市基本建成防灾减灾救灾现代治理体系,初步形成资
源整合、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协调联动、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
救灾工作机制,综合应对地震、地质、气象、旱涝等灾害能力全
面提升,初步具备综合抵御 6 级左右地震的能力,防灾减灾知识
社会公众普及率显著提高,实现在校学生全面普及,防灾减灾科
技和教育水平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和“防震减灾、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应急救援、灾害救助、防洪抗旱、应急避难、合作交
流、安全生产”9 项分类目标。
(三)第三部分“主要任务与重点项目”。明确了“完善法
规体系,健全体制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防范
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加强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能力建设、
加强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加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
灾能力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加强对外合作交流”10 个
方面及“体制机制健全工程、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
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升工
程、水库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工程、森林防火无线电超短波
模拟转数字改造、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提升工程、应急平台体
系建设工程、灾害治理重大工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科技支撑体
系建设工程、城乡抗震设防能力建设、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
救灾能力建设、 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平台、 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程”
17个专栏的主要建设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明确建设任务牵头负
责单位。
(四)第四部分“保障措施”。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形
成工作合力;加强资金保障,畅通投入渠道;加强人才培养,提
升队伍素质;加强跟踪评估,强化监督管理”4 条保障措施,为
实施保山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五) 第五部分 “保山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016—2020 年)
项目表”。在对有关单位提交的项目内容和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
的基础上进行了审定和修改完善,重点建设项目表中列入了“健
全体制机制工程、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防范能力提升工程、
灾害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工程、恢复重建能力提升工程、工程防灾
减灾能力建设、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工程”7 个模块共 62 个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投资估算 491081.7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