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2-2-/2021-0526003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策解读
  • 发布日期
  • 2021-05-26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政策解读

一、《纲要》起草情况

全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于2019年5月启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于2019年6月召开了我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大会,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保山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并采用向社会公开征集前期重大课题研究选题建议、专题研讨会、重点项目推进会、县市委书记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研究部署。2020年10月形成了《纲要》初稿,并先后在中央、省委、市委《建议》通过后进行了三轮修改完善,形成《纲要》(征求意见稿)。2021年1月14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书面向市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及市监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政研室,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及驻保有关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并于1月18日在人大、政协召开专题座谈会。《纲要》于1月19日、1月20日分别经保山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于2月7日经保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5月25日由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

二、《纲要》编制的指导思想

第一,注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以及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我市“十四五”规划建议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灵魂和主线,以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统领,并充分体现到“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目标任务等方方面面。《纲要》以规划建议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思路、目标任务、重大举措为遵循,并对标发展目标,细化任务举措、明晰实施路径、落实责任主体,确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以及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精神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

第二,注重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切实找准保山发展新定位。我市“十四五”规划建议深入分析了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亲临保山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国家以更大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带来的政策性机遇,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带来的开放机遇,东部和南部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立足市情新内涵谋划保山发展新定位。《纲要》以“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保山新格局”为指引,进一步细化、量化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滇西工业重镇、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的任务目标、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改革举措等,助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保山新格局。

第三,注重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积极谋划保山发展新蓝图。我市“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制约保山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关键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纲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导向,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在要求、绿色为核心优势、开放为最大机遇、共享为根本目的,提出高质量推进城市生态化、工业聚集化、农业规模化、旅游品牌化、发展数字化的发展战略,谋划保山发展新蓝图。

第四,注重准确把握新发展格局,研究制定保山发展新举措。我市“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保山区位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要以“面向东南亚、面向印度洋、面向全世界”的开阔视野,紧盯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强化连接南亚东南亚双循环的战略纽带作用,全面提升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能力。《纲要》坚持立足滇西、协同区域、服务大局,对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作出了科学性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安排,深入细致提出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等举措,构筑保山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三、《纲要》的主要框架和内容

《纲要》全文约10万字,共分三大板块17章,设置26个专栏。

第一板块为总论,包含第一、二章,主要总结“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展望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导向、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此部分内容与市委规划《建议》内容基本一致。

第二板块为分论,包含第三章至第十六章,分领域阐述了优化空间布局结构、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全面建设滇西辐射中心、全面建设滇西工业重镇、全面建设滇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全面建设滇西世界健康生活目的地、全面建设滇西数字经济新高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平安保山建设。

第三板块为结尾,即第十七章,着重阐明了规划落实的保障措施,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强化关键要素保障、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加强规划实施管理等内容。

四、其他需说明事项

(一)“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全市规划《纲要》充分与省级规划《纲要》衔接,结合市委《建议》提出的“到203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要分别达到3900亿元和13万元左右”目标,设置了经济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安全发展7个方面定性目标、26个定量的主要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1个,预期性指标15个。

(二)关于专栏设置

《纲要》共设置综合交通重点工程、能源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滇西物流中心重点项目、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等26个专栏,便于突出“十四五”时期全市需重点发展的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三)关于专项规划

《纲要》具有较强的宏观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了使《纲要》规定的措施得以顺利实施、任务得以顺利执行、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围绕我市“十四五”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共组织开展编制重点专项规划23个、一般专项规划11个,支撑我市“十四五”《纲要》在各领域的细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