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保山市委员会:
您们提出的《关于加快保山市镇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已由市政府交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保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学前瞻,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将“特色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作为重点战略和“四化五加强”的工作措施来抓,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特色城镇化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镇建设的意见》,成立了保山市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或市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将城镇经济发展纳入市级“十三五”规划,高位推动,为推进镇域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城乡统筹力度加大,姚关、勐糯、柯街卡斯3个市级试点进展良好。出台了《中共保山市委 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若干意见》(保发〔2015〕4号),“十二五”以来,整合资金53亿元,实施各类新农村建设试点2990个。2015年城镇化率达42%,比“十一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
二、以规划为引领,为镇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切实做好中心集镇、特色小镇、旅游名镇规划提质方案。目前,潞江镇、蒲缥镇、瓦窑镇、施甸县姚关镇、仁和镇、固东镇、和顺镇、猴桥镇、勐糯镇、卡斯镇等10个镇省级特色小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通过省级评审,正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开展重要地块修规编制工作。同时,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力度,包括8个全国重点镇、10个省级特色小镇、27个市级特色小镇在内的乡镇集镇点的控规编制工作相继开展了规划编制。
三、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镇稳步推进,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示范
2015年,国家11个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二批73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申报并名列其中,成为云南省入选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唯一的建制镇。目前,已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板桥镇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桥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青龙街保护修缮、隆阳区板桥至小永物流片区环线建设(一期)2个项目已启动建设。板桥镇将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要求,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投融资机制、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体系、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全市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新型城镇化试点经验。同时,争取到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亿元。
四、加快推进产镇融合发展
2016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着力推进保山市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角度出发,重点发展农特产品加工、新材料、轻纺、信息、旅游文化、现代物流六大产业。为进一步推进园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开发建设互动融合,保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待市政府审定下发。该实施意见主要从坚持规划引领、抓好产业布局、夯实基础设施、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创新驱动、确保生态优先、鼓励农民进城七个方面明确了主要任务,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扶持、强化沟通协调、注重政策支持四个方面形成保障措施,推动保山由单一产业功能向城镇综合功能转型,实现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设立保山工贸园区、水长工业园区、昌宁生物资源加工、龙陵工业园区、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猴桥边境经济合作区六个园区,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借力园区发展城镇,推动园区和城镇相融发展,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带动城镇化上取得了较快发展。
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保山市累计下达农村公路建设任务579项5488.3公里,投资41.93亿元。争取教育卫生项目资金2亿多元,一批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和校安工程全面完成,新增校舍21.5万平方米。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艾滋病防控、精神卫生等公共卫生和计划生育均等化服务全面落实,医疗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编制完成了“十三五”规划,完善了“一水两污”整体规划,目前,全市共有61个项目获得省级专项资金补助,补助资金共计1.35亿元。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目前争取到特色小城镇、供水等国家专项建设基金7.18亿元,其中:重点镇供水项目3.58亿元。通过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可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带动社会资本和贷款投入,推动项目实施。目前板桥镇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龙陵县勐糯褚橙小镇、昌宁县生态田园小镇、隆阳区潞江镇少数民族特色小镇、腾出固东镇江东银杏村旅游特色小镇、龙陵集镇供水、腾冲集镇供水等11个项目,已列入2016年第三批国家专项建设基金申报计划,计划争取基金额度13.42亿元。
六、增强民营企业实力,提高镇域经济支撑能力
完善激励和引导政策,加大对微小企业扶持,营造创新发展新环境。出台了保山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见(1+5个意见)、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36条+15条),在简政放权、扩大社会投资、推进新型城镇化、鼓励企业扩销促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创业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多条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根据稳增长中存在的问题,2016年9月又出台了15条稳增长补充意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服务工业企业发展的通知》(保办发〔2016〕65号),特别是由23位市级领导挂钩服务70家民营企业。主要服务内容有:督促政策落实,规范企业合法经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扩产促销;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项目用地等需求;协调办理项目备案、核准、环评等审批事项;帮助企业加强科技创新、新产品研发、新技术应用;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对企业承担的不合理税费,督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降低或取消。2015年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2户,认定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0个,名牌农产品33个。开发就业岗位2.65万个,贷免扶补和“两个10万元”培育微型企业1400户,带动1.72万人就业。2015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466.8亿元,增长10%,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完成435.2亿元,增长8.7%,从业人员达到30.5万人,乡镇企业数达到7.5万个。
七、增强对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投入
相继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保政发〔2012〕50号)、《关于促进县域金融改革创新发展与服务便利化的实施意见》(保政办发〔2014〕69号)、《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保办发〔2015〕65号)等政策措施,制定《保山市信贷指导意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小微、扶贫、园区、重大项目、龙头企业等支持力度。
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基金,着力化解企业融资难题。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按照政府引导、有偿投入、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原则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组建云南滇西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设立了“云南滇西产业基金”,募集基金30亿元,采取股权、债权等有偿权益类方式滚动投入,其中:安排“农特产品加工、新材料、轻纺、信息、旅游文化、现代物流”6大重点产业发展基金20亿元,缓解重点产业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已筹集基金17亿多元。安排8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支持 “园中园”建设。用于工贸园区、水长工业园区、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猴桥边境经济合作区4个园区和在保山工贸园区规划建设隆阳电子信息、施甸装备制造、龙陵硅精深加工、昌宁生物资源加工4个“园中园”产业基础平台设施项目建设。引导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10个土地流转上万亩规模农业示范区,推行“51+49”股份合作制模式,推动农业发展规模化、工业化、集约化、品牌化、生态化。目前,正对以种植褚橙为主的云南恒冠、以蓝莓为主的云南中业、以柑桔为主的云南中麒等多家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资格评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将适时注入农业发展基金启动实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对保山市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优化镇域经济发展环境,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速工业经济多元化进程,加大有关政策和专项资金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