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林绍昌、鲁赛琼、施贵宏四位委员:
你们在政协保山市三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中医药产业扶持力度,打造我市中草药品牌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现答复如下:
这个提案很好。提案站在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度,总结了近几年来各级各部门对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关心和扶持。随之中药材商会组织相继成立,并引导和发展了中药材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通过这些组织的示范带动,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指出了发展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精准脱贫的富民产业。这个提案很好,我们将在今后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认真采纳提案建议,推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关于倾斜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问题。国家、省、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的保护、规划和发展工作,按照行政层次分别制定和出台了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给这项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特别是省农业厅还将中药材产业发展,纳入了各州、市农业部门的综合考核内容之一,从而调动农业部门参与中药材发展的积极性。2016年我市从发展生物产业中争取到中药材产业发展基金250万元,并安排到保山市三七产业发展协会、龙陵县青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绿健农副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腾冲百合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腾冲黄草岭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五个中草药种植基地(企业),另外还给保山市嵘煌药业有限公司、云南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中药材加工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扶持。
从我市发展中药材产业的情况看:一是组建了机构。成立了保山市生物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农业局,负责对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的协调和有关事务的处理。二是开展了中药材产业的普查。2013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开展了中药材的普查。普查全市常见中药材品种160余种,总面积达46万余亩,产量6.8万吨,农业产值16.3亿元。其中:人工种植面积、产值各占50%和70%。同时还于2014年组织编印了《保山市中药材资源》一书,供中药材爱好者阅看。三是制定和出台了扶持政策。2015年市政府办出台了《保山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保政办发〔2015〕96号)文件,市级财政安排300万元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又于2016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利用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规模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意见》(保政发〔2016〕23号)文件,市级安排2亿元产业发展基金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这个意见中有三个条件才能得到扶持,即:获得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流转土地1万亩以上和吸纳农村务工人员300人。还出台了《关于使用产业基金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见》(保政发〔2016〕33号)文件,以纳税额100万元至300万元以上,分别给予1500万元至3000万元的扶持。四是列入了“十三五”发展规划。农业部门已分别草拟了《保山市“十三五”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加快“十三五”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两个文件待批准实施。在提案中提到的昌宁县绿源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15年从农业庄园项目建设上得到了30万元的扶持,给该社中草药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关于重点打造保山“大滇重楼”等木本药材知名品牌的问题。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和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家、省、市各级高度关注这项产业的发展建设,分别制定和出台了发展规划或行动计划。在市政府办《关于印发保山市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年——2020年)的通知》(保政办发〔2014〕85号)文件中,明确了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计生委;还明确了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四条要求,即:加强道地药材品牌建设、引导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加快中药材精深开发利用和建立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前两个方面由市科技局牵头,后两项分别由市发改委、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市商务局牵头。滇重楼、滇黄精属于道地药材,要打造好道地药材品牌建设,必须设立优质种源保护区,保护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建立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和种质资源库,培育天然中药材基地和中药材推广基地。加大保山道地药材品种的研究和登记工作,促进特色中药材品种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建设,把中药材培植成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感谢你们对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农业局
2016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