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2-2-07_E/2016-1218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6-10-01
  • 文号
  • 保发改办复〔2015〕4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对保山市政协第三届五次会议第56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杨清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成立本土航空公司的建议》已由市政府交我委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保山民航发展现状

2015年两个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96.86万人次,增长23.8%。其中,保山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30.51万人次,同比增长11.8%;腾冲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66.44万人次,同比增长30.4%。2016年1—7月,两个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68.3万人次,同比增15.1万人次,增长28.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值15.7个百分点,增幅排名全省第3位。

保山机场,始建于1929年,解放后于1958年4月正式恢复通航,是民航总局在全国设立的第一个地州级地方民用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有4C、1B共计5个机位,航站综合楼2845平方米,设计规模为旅客吞吐量15万人次/年,能满足B737—800 、A320及以下机型运行,现开通保山—昆明、保山—北京直通航线,联通广州、上海2个省外城市。腾冲机场,腾冲机场是云南省第一个股份制县级机场,于2007年2月1日动工,2009 年1月23日正式通航;腾冲机场一期建设以2015年为设计目标年,按满足年旅客吞吐量48万人次设计,飞行区等级为4C,有7个C类停机坪,航站综合楼5362平方米,可满足B737-700、A319及以下机型运行。现开通航线13条:其中直通省内昆明、丽江、版纳、大理4个城市,直通省外北京、深圳、成都、重庆、西安5个城市,联通广州、上海、杭州、郑州4个城市。

二、保山民航“十三五”发展目标

建设高效快捷的航空网。“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实施腾冲机场、保山机场改扩建工程,旅客吞吐量设计规模将由“十二五”末63万人次增长至410万人次。争取实现旅客吞吐量由2015年的96.86万人次增长至2020年300万人次;开通国内航线30条以上、开通国际航线不少于2条,与全国重要省会城市、全省重要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及重要旅游景区景点之间形成比较稳定的空中航线,逐步开通腾冲至缅甸密支那、蒲甘、曼德勒、仰光,泰国曼谷,印度加尔各答,孟加拉国吉大港等国际航线以及港、澳、台航线;完成保山中心城市通用航空基地、昌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腾冲、施甸、龙陵等重要节点通用航空机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力争通用通勤航空发展总体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三、对保山民航统筹发展的考虑

(一)推进保山、腾冲机场两个机场管理体制改革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2016年7月22日,中共保山市委办公室、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推进全域旅游发展10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保办发〔2016〕47号)明确:积极向云南机场集团公司汇报对接成立云南机场集团保山管理公司,对两个机场实行统一管理中,统一调度,独立安全运营;实现两个机场一站式管理,互为备降机场。

(二)成立本土航空公司的考虑

民航产业是投入与产出比较高的产业之一(1:8),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航发展的各项工作,我们尤其注意到了腾冲机场的票价偏高制约了民航业健康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市正在为通过引进更多航空公司借助竞争机制降低票价开展工作,同时也在积极思考研究通过组建航空公司加快民航发展的各种路子。计划将通过考察学习,充分借鉴国内外好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助推保山民航业快速健康发展,从而拉动保山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