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2-2-07_k/2016-1226002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6-10-01
  • 文号
  • 保交办提复〔2016〕20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关于政协保山市三届五次会议第161号提案的答复

黄安胤等五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公共汽车管理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实施了保山中心城市公交改革

保山中心城市公交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8年原保山地区运输公司进行股份改制,将所有58辆公交车经营权和车辆产权以每辆3-5万元转让到个人,此后车辆不断增多,至2015年底共有公交车215辆,公交线路19条,从业人员281人,各条线路车主自行管理,挂靠康浩公交公司经营。由于公交运营体制不顺,矛盾问题突出,积重难返,原公交公司无力经营管理,社会意见较大,省级有关媒体也提出了“保山公交何去何从?”的质疑,必须进行改革。

2015年11月18日,市政府启动保山中心城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组建成立国有控股的保山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负责公交车经营管理。完成了19条线路215辆公交车收购,新成立的公交公司按国有企业模式实施规范化运营,完成了个体经营、挂靠民企管理向国企经营管理的转变,实现了公司化管理的公车公营,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监管、规划先行、规范管理、公益为主、统筹发展的公交运营管理体制。主要取得以下成效:

(一)出台了相关公交改革的政策。编制完成了《保山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保山市城市公共交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保山中心城市公交线路布局规划》并通过评审;市政府出台了《保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意见》;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印发《保山中心城市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明确按照市、区共担原则由财政每年补助公交事业500万元,并在站场建设用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

(二)理顺了公交行业管理体制。通过改革,打破了原有公交企业自主管理,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职能弱化、无法实施有效监管,车辆高价炒卖、车主把持公交线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模式,建立了政府主导、行业监管、规划先行、规范管理、公益为主、统筹发展的公交运营管理体制。

(三)建立了新的公交运营模式。经市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和三届市委第9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由保山市重点公路建设投资公司和保山交通运输集团公司组建成立国有控股的保山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并负责公交车经营管理。其中国有股占67%为绝对股;民营股占33%。新成立的公交公司按国有企业模式实施规范化运营,完成了个体经营、挂靠民企管理向国企经营管理的转变,实现了公司化管理的公车公营。

(四)完成了公交站场建设管理。通过建设公交站场,改变了过去公交车沿街停放、招手即停、安全无保障的现象,实现了线路和站点有机统一,车辆统一进站停靠和发班,并与班线客运相衔接,有利于群众安全便捷换乘。主要特点:一是依托客运北站建设临时公交北站和纯电动车充电站,满足公交车停放和新能源车充电运行需要;二是衔接客运南站建设公交南站,满足辐射乡镇农村的公交线路和客运班线乘客到站接驳需要;三是衔接保山客运站建设公交中站,满足辐射东部农村的公交线路和保山客运站班线乘客到站接驳需要;四是围绕东部综合运输枢纽规划建设公交东站。

(五)优化了公交线网布局。编制了《保山中心城市公交线路布局规划》并于2016年6月4日开通试运行,通过试运营后于2016年9月1日对试运营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新规划公交线路改变了原有公交线路交叉错杂、无序延伸、难于辨识的不合理现象,通过合理布局,便于群众识别和选公交车。主要特点:一是联结班线客运站点,按照现有城市道路和城乡道路合理布设公交线路,减少交叉、重复和绕行,线路更直观顺畅;二是统筹城市组团结构和居民出行习惯,兼顾老城区居民集居区、学校、商场等人流量较高区域,出行更方便快捷;三是规划完善站场和站牌建设,更便于群众识别、等候和选乘公交车;四是依据现有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满足乘坐公交需求,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和城市生活环境。

(六)实施了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应用。根据保山中心城市公交线路规划和运营实际,2016年内开通公交线路25条,计划更新购买新能源公交车120辆。先期购买新能源车64辆于6月3日投入运营,年底将再购买60-80辆补充运力,此后根据车辆到期和线路调整情况逐步更新和新增为标准公交车。

(七)降低了公交出行成本。重新核定公交票价,实行公交出行一票制,实现了公交票价与公交线路布局及运营结构相统一。核定临时公交客运票价为普通公交车1元/人次,纯电动空调车2元/人次,体现公交公益属性,降低了群众出行成本,更加惠民便民。

(八)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一是完善了公交停靠站临时站牌建设,并全部粘贴线路标识,便于群众识别和选乘公交车;二是完成了站点信息数据收集,并录入公交管理系统,实现了语音报站和公交出行网络查询;三是初步建立了公交企业内部管理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对所有新招录的公交驾驶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逐步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从业人员队伍得到稳定;四是25条公交线路共210辆公交车运行平稳,日运送乘客4-6万人(花街高峰期达到8万人左右),公交出行分担率明显提高,由改革前的5%左右上升到了约15%。

二、开展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环境综合整治

公交运营体制改革前和改革过程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半年多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针对私家车辆增多,市政道路资源不足等相关情况,由交通、交警、运管、综合执法等多部门牵头,结合中心城市创卫活动、环境综合整治及质量强市等工作,逐步开展城区道路交通综合整治。一是开展了对二、三轮摩托车、电瓶车的专项整治工作,对市民未按照规定进行车辆停放的行为进行整治并劝导市民规范停车;二是认真开展对小型机动车辆的专项整治工作,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不按照规定停放的小型机动车辆发放了告知单和机动车违章停放通知书;三是积极配合交警部门做好中心城区禁限行工作;四是对中心城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的非法营运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并在客运站周边开展“珍爱生命、安全出行,共同抵制非法营运”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非法营运的认识;五是认真做好客运站周边运营秩序常态化管理工作。六是在专项整治期间,市运管局出动执法人员2790人次,共出动执法车辆360辆次,共查扣非法载客三、四轮电动车43辆,二轮摩托17辆、微型车7辆,共处理三、四轮电动车18辆,二轮摩托7辆,查处出租汽车违法行为36起。下一步,将根据《保山中心城市公交线路布局规划》,在通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公交通行线路,优化公交线网;同时增加公交车辆,推广运用新能源公交车,提升公交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体现公交优先,让更多的市民选择公交出行,让公交运营进入良性循环,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及空气污染的问题。

感谢你们对保山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保山市交通运输局

                                                                                  2016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