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502-2-02_Z/2018-0725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人民政府
  • 公开目录
  •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18-07-25
  • 文号
  • 政协保山市四届二次会议第24号提案
  • 浏览量
  • 主题词
对政协保山市四届二次会议第24号提案的答复

尹以兴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高黎贡山打造成“东方黄石公园”的建议》的提案,已交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国家公园最早是由一位叫乔治·卡特林(George Catlin)的艺术家首先提出。他在1832年去一个名为达科塔(Dakotas)的印第安人部落的路上,对美国西进扩张带给印第安文明和野生世界的影响深感焦虑,认为它们应该受到保护。他写道“通过政府的某些保护性政策……在一个巨大的公园里……一个国家的公园,里面有人有兽,在充满野性与生机的最美自然世界里!”1872年,美国国会将位于怀俄明州和蒙大拿州边界风景奇异的黄石(Yellowstone)地区保留为“公众的公园”——即“黄石国家公园”,这样黄石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

在我国,将国家公园定义为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以发展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兼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定位为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即将最具有生态重要性、国家代表性和全面公益性的核心资源纳入国家公园,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属于全国主题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是国家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的主要载体,是全民整体利益的组成部分,用国家意志和国家公权力行使管理权,是统筹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的载体,也是中央规范地方行为的工具。与一般的自然保护区相比,国家公园范围更大。

高黎贡山地处云南西部边陲,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大地缝合线,是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交汇的天然屏障,是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交汇融合的前沿,是怒江、伊洛瓦底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1962年高黎贡山就被划为国有林禁伐区,并先后成立了坝湾、芒宽、大蒿坪、曲石、界头等五个林管所进行管理。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高黎贡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保山、腾冲、泸水三个管理所进行保护管理。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以保护生物气候垂直带谱自然景观、多种植被类型和多种珍稀以及濒危动植物种类为目的。1992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2003年高黎贡山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示范建设自然保护区。高黎贡山保护区面积为40.55万公顷(含怒江段),由不相连的北、中、南三段组成,北、中两段位于怒江州境内,南段位于保山市境内。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2011年3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以云政复〔2011〕19号文件批准建立高黎贡山国家公园,2011年7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云政复〔2011〕70号),是云南省国家公园建设地方标准颁布实施后的首个获得批准建设的国家公园,也是云南省批准建设的第六个国家公园。规划面积100959.8公顷,包括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段的81443公顷和保护区周边的代管国有林、生物走廊带、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古城山片区等地段的19516.8公顷,其林地权属均为国有林。

近几年来,保山市各级党委政府思想统一,高度重视国家公园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作为统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工程和促进保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成立了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和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逐步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工作开展。加快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开发建设、造福保山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目前,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对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进行管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下设2个管护分局,11个管护站,现有人员编制(含局、分局、管护站)121人,实有工作人员113人,另有护林员262人,实行管护局、分局、管护站三级管理体制。

二、将高黎贡山打造成“东方黄石公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将高黎贡山打造成“东方黄石公园”意义重大

近年来,全市旅游品牌化发展思路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但有品无牌、有牌无品的发展困局尚未有效冲破,“满天星星没有月亮”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各县(市、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问题急待有效破解。在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以高黎贡山为统领,借高黎贡山名气打造“东方黄石公园”,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方效益,将发挥“一子落全盘活”的关键作用。从生态效益看,可以进一步明晰保护区生态红线边界,完善生态保护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高黎贡山,推动全市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积极贡献;从经济效益看,可以有效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整合优势资源和有限资金,聚焦聚力打造全市旅游拳头产品,形成以高黎贡山为核心、跨区域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有利于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提升保山旅游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带动旅游品牌化向产业综合体延伸,成为全市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从社会效益看,高黎贡山周边区域发展相对滞后,部分地区处于重点扶贫区域,通过打造“东方黄石公园”,可以加快改善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带动群众增收,助力脱贫攻坚,有利于促进发展成果全市人民共建共享,更好满足国内外游客不断升级的旅游需求。

(二)将高黎贡山打造成“东方黄石公园”优势明显

站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层面看,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尤其是高黎贡山世界知名,生物多样性享誉全球,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与全国及省内州市横向比较,资源特有、优势明显,是最能代表保山的旅游资源名片,相对来讲容易推得出、叫得响。从保山旅游的角度审视自身,高黎贡山与怒江大峡谷紧密相依,是保山的两个世界级旅游资源,以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为核心,向东可辐射潞江坝及保山中心城市“三个万亩”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向西可辐射腾冲全境并承接边境旅游,向南可辐射龙陵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及红色经典旅游线,向北可连接怒江州合作建设区域旅游发展经济带,是保山最有潜力、最有可能打造成功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三)将高黎贡山打造成“东方黄石公园”前景广阔

近年来,依托高黎贡山开展徒步健身、科考探险、生态体验、国际观鸟等旅游活动逐年增多,探访千年古道之旅、科考之旅、观鸟摄影之旅等广受国内外游客好评,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以高黎贡山为核心构建“一圈一环一线”旅游发展大格局的启动建设,特色小镇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实施,为打造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大众旅游时代已经到来,旅游需求全民化、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等趋势日益凸显,旅游产业孕育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发展机遇前所未有,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样前所未有。突出生态优势和文化特色,打造以高黎贡山为核心的“东方黄石公园”,培育适应大众需求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构建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综合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旅游产业发展新动能,符合新时代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符合全国、全省实施全域旅游的目标定位,符合全市旅游品牌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必将大有可为。

三、对几点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做好 ‘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的资源普查、业态定位、规划衔接和编制工作”的建议

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包含着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段的81443公顷面积,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模式,保护区都有资源普查、动植物资源监测等管理工作,能迅速、有效掌握动植物资源的消长变化情况,按照《保护区管理条例》要求编制了《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按云南省《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要求,编制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16年2月,委托北京世纪千府国际工程设计公司编制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项目策划及重点区域)规划,经多次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后,于2018年5月16日召开了专家和部门联审会议,现正根据专家及各职能部门要求进行最终修改完善。2017年底,永昌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又与华侨城·云南创意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同编制《保山“东方黄石”—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现正在编制《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保护专项规划》《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发展规划》和重点建设区域(如百花岭片区)详细规划,按照《云南省国家公园技术规范》要求,以规划为引领,指导国家公园建设。放大国家公园外围规划范围,根据旅游品牌的整合包装需求,辐射全市旅游目的地亮点,最终形成以高黎贡山为中心的多条旅游目的地环线和多个旅游憩息圈。2018年完成相关规划和决策论证工作。

(二)关于“加强国家公园的服务与宣传教育功能,建设地质遗迹保护网络”的建议

2008年国家林业局将云南省确定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授权云南省政府对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批准设立国家公园。市林业部门积极行动,主动协调怒江州共同开展了《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工作。2010年8月国家林业局批复了《总体规划》后,保护区管护局、林业局及时向市政府汇报,争取在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片区)基础上建立国家公园。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国家公园申报相关工作。通过多方努力和协调争取,虽然保山仅占整个高黎贡山国家级保护区1/5的面积,但却独立获得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这块宝贵品牌。

高黎贡山国家公园首先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区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和保护区的管理要求,多年来保护区都积极与各相关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进行合作对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地质地貌等领域进行研究,以不断加强对外合作方式和宣传力度,努力提高自身管理、研究能力,不断完善监测体系建设,使国家公园各项管理、研究工作按计划、分步骤有序进行。依据《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组织开展保护规划、科研规划、教育规划、游憩规划、社区发展规划等相关建设内容的申报审批和实施,逐步建设完善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保护监管、科教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组织各级一流媒体记者、作者撰写文章,在市级以上媒体全方位公开宣传。注重寻找新闻视野,制造新闻引爆点,强化正面宣传包装,吸引国内外媒体聚焦高黎贡山。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平台宣传作用,扩大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影响力。进一步传播国家公园理念,彰显高黎贡山国家公园的魅力和价值,树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负责任的保山形象。持续举办“高黎贡山国际观鸟节”“腾冲界头花海节”“保山咖啡文化节”等特色节日。组织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对“世界上最神奇的物种多样性地区”进行研讨,组织刊发一批有份量的学术文章。积极引导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有利于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关于“加强区域合作,推进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建议

2018年1月,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2018年旅游品牌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以打造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为核心,推动特色旅游资源向旅游发展优势转变,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复合型转变,着力构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高黎贡山旅游环、红色经典旅游线 “一圈一环一线”的布局。2018年以来,全市旅游线路、旅游宣传(如在昆明长水机场)、旅游招商引资等都是围绕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这个核心来开展。为加快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的打造,根据省“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2018年3月份,保山委托昆明艺嘉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帮助编制云南省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涉及保山的第24条、25条规划,全省共32条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保山境内涉及2条,第24条保瑞姐(保山-龙陵-芒市-瑞丽-姐告)自驾旅游线路-滇缅跨国风情自驾之旅,第25条腾瑞姐(腾冲-梁河-盈江-陇川-瑞丽-木姐)自驾旅游线路-火山热海边境民族风情自驾之旅。目前,规划已通过省、市级审查,待市政府审定印发后实施。下一步,全市旅游宣传将以目标客源城市为重点,加大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等保山旅游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塑造良好的保山旅游形象。

(四)关于“‘引资’和‘ 引智’并举”的建议

市委已明确,资金保障由永昌旅游投资公司筹措,2018年率先启动条件成熟的相关项目建设。加强招商引资,深化重点旅游文化企业招商,积极引进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创新合作方式,采取“51+49”“10+3”合作和PPP等模式,按照规划定位进行国家公园保护和开发建设。建立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参与机制,搭建合作发展平台,鼓励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生态保护、科研监测、社区共建等,为国家公园建设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加强与全球相关研究机构合作和交流,充分利用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培养优秀科研人才。通过多方努力,“东方黄石”商标已于2018年5月7日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审查通过并且进行公告,公告期为期三个月(2018年5月7—8月6日)。正在协商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与美国大烟山国家公园结成姊妹公园,并多方联络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邀请其有关官方代表于近期造访高黎贡山,对“黄石--高黎贡山”结为友好公园关系和模式进行全方位考察和论证,将来形成互访机制,将在“引智”上迈开实质性步伐。

(五)关于“有效保护,适度开发”的建议

高黎贡山国家公园规划总面积100959.8公顷,涉及隆阳区、腾冲市两个行政区域,重点建设区域为百花岭和林家铺片区。重点建设区域建设内容包括游客服务中心、酒店、游览步道、公园道路、停车场、旅游厕所、消防设施、安防监控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等,并进行部分旅游环境整治。后期主要打造滇西户外运动大本营、国际疗养中心、大树杜鹃、天台山——三叠瀑景区、咖啡特色休闲区、自然公园等景区,项目预计总投资20.5亿元,其中,百花岭片区计划总投资1.29亿元,林家铺片区预计投资1.32亿元。通过积极向上协调项目,截止目前,已争取到国家公园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目前全市共投入2000多万元,开展了规划、地形图测绘、部分古道修复、标识标牌制作、教育基地、接待站、旅游厕所等建设工作,为全面开发建设奠定了一定基础。另外,重点建设区域百花岭片区85.344亩土地现已取得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批文,已于6月份进行挂牌出让,百花岭游客中心计划9月份开工建设。

在始终坚持资源保护的前提下,严格保护完整的高黎贡山自然生态系统、生物气候垂直带谱、多种植被类型和多样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传统文化与历史遗迹。通过逐步完善国家公园的基础设施和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资源,开展宣教、科研和生态旅游活动,积极发展户外、科考、探险等旅游业态,持续开展高黎贡山国际观鸟节等国际赛事,带动社区发展,最终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保护地,努力将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成户外运动的天堂,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东方的“黄石公园”。

四、下步发展的目标、重点举措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打造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为总蓝图、总目标,坚持全域、全景、全业规划布局,坚持大景区、大市场、大服务、大产业一体建设,争取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打得好、叫得响、效益高,成为全省全域旅游发展的精品示范。到2020年,建成高黎贡山景区、高黎贡山摄影小镇、高黎贡山省级旅游度假区、康藤·高黎贡帐篷营地、龙江特大桥景区、玛御谷温泉小镇、银杏小镇、高黎贡民宿小镇等项目,“一圈一环一线”大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高黎贡山旅游“东方黄石公园”省内知名。到2025年,围绕高黎贡山,形成高端化、国际化的康体运动、休闲度假、科考探险、国际观鸟、自驾露营、养生养老等旅游产品产业体系,“一圈一环一线”大发展格局全面建成,打造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大见成效,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国内闻名、走向世界。

(一)做好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的规划策划

高标准、高水平编制完成高黎贡山国家公园概念性规划、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聘请一流专家抓紧编制《高黎贡山国家公园保护专项规划》和《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发展规划》,按照《云南省国家公园技术规范》要求,以规划为引领,加快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根据旅游品牌的整合包装需求,规划好国家公园周边整体开发利用,辐射全市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最终形成以高黎贡山为核心、多条旅游环线支撑的全市旅游发展增长极。

(二)着力打造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

将保山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将多种资源、多种产业、多种要素整合在一起,加快构建“一圈一环一线”旅游大发展格局,着力将高黎贡山打造成为“东方黄石公园”。一是整合全市各类自然保护区资源,着力构建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核心,辐射周边的自然保护区的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圈。二是整合高黎贡山周边优质资源,着力构建以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和怒江大峡谷景区为核心,沿线公路为纽带,百花岭五星级观鸟圣地、高黎贡山摄影小镇等多点支撑的高黎贡山旅游环。三是整合爱国主义和红色资源,着力构建以弘扬抗战文化、传承艾思奇理念创新精神和杨善洲精神为核心的红色经典旅游线。四是深入推进“旅游+”行动,推动旅游与工业聚集化、城市生态化、农业规模化和交通、文化、大健康、信息化等融合发展。

(三)强化政策保障

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现有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积极争取国家在对外开放、项目用地、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更大政策支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筹划建立旅游发展基金,充分用好“51+49”混合所有制股权方式、“10+3”PPP融资方式等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旅游品牌化发展项目,有效破解资金难题。市级财政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品牌打造,对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公园的,市级财政奖励创建主体50万元;对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市级财政奖励创建主体20万元;对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市级财政奖励创建主体10万元;对挂牌上市(含新三板)的旅游文化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以目标客源城市为重点,加大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的宣传推介力度,将其纳入“腾冲号”“和顺号”文化旅游列车宣传范围,与昆航策划推出“高黎贡山号”“腾冲号”航班,不断提升保山旅游知名度。加快发展智慧旅游,统筹推进旅游信息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主要景区景点、公共场所免费WIFI全覆盖,建设好“一部手机游云南”保山版。着力构建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相融合的宣传营销体系,开辟机场、专列、户外广告等宣传阵地,策划组织事件营销,进行更加精准有效的宣传营销,全面提升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您提出的《关于将高黎贡山打造成“东方黄石公园”的建议》完全契合国家、省、市全域旅游和旅游品牌化发展战略。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市有关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按照您提出的建议和要求,全力推进高黎贡山“东方黄石公园”的打造。

保山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8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