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17_F/2016-0331007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6-03-31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脱贫攻坚统领 易地搬迁突破

脱贫攻坚统领 易地搬迁突破

--保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扶贫工作提出新要求

318-19日,保山市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推进会,对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要以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并实现脱贫致富为首要任务,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扎实抓好扶贫工作。用脱贫攻坚任务统领全市“三农”工作,力争到2018年基本完成3万户、10万人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及安居房建设,实现脱贫摘帽,确保 2020年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

会议采取现场观摩和集中开会相结合的形式。深入到隆阳区西邑乡永信、昌宁县田园镇德馨、腾冲市清水乡虞家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施甸县旧城万家欢蓝莓种植基地、龙陵县勐糯褚橙种植基地产业扶贫示范点实地调研观摩。每到一处,赵德光都认真听取介绍,详细了解项目点建设情况。为使会议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避免出现“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让参会人员对会议要求入心入脑,学有所用、学有所获,在每个现场点,赵德光书记都现场随机抽取人员对项目点的情况进行点评。

赵德光强调,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央的政策是第一推动力,搬迁过程中必须解决好扶智与扶业的问题。搬迁安置点的选择要做到“能大不小、能城不村、能坝不坡”。安置点的建设要规模化,能够靠近城镇或能够靠近集镇安排,就不安排在农村,特别是不安排在边远的农村,选址尽量安排在平地和坝区上。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做到“能创新则不守旧、能突破则不等待、能多用则不少用”。项目建设和资金根据“先机效应”抢占先机,采取创新的方式,抓住有利机遇,充分利用扶贫配套资金,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设成为示范点。扶贫工作要充分与“三农”工作和美丽村庄建设有机衔接,一体化布局。在下一步脱贫工作中扎实做好脱贫计划,用足政策、用活项目,梳理产业扶贫理念,合理规划资金。充分认识“金融是规模农业第一推动力”的重要意义,完成农民土地流转之后,打造规模化、品牌化、工业化、生态化农业企产业基地,引进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核心解决好用水和交通硬配套以及市场和金融软配套的问题。发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支持,紧扣当地生产生活环境发展产业,坚持走生态农业路线,做活自然资源,着力发展特色种植业,不断拓展村集体经济,推进贫困村脱贫奔小康。

会议期间,赵德光提出如何做好3个“10”随机点名参会同志交流,即每个县(市、区)要建10个美丽村庄,怎么建?每个县(市、区)要建10个标准化易地扶贫安置点,怎么建?全市要扶持10个上万亩的规模龙头企业,怎么扶持?分别抽点不同人员回答,并作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