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就产业化扶贫和
易地扶贫搬迁进行调研
3月1日,市委书记赵德光、副市长丁昌吉带领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和政府分管领导,各园区管委会主任,以及市委农办、市扶贫办、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领导,前往施甸县,就产业化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到万家欢摆榔乡小白龙蓝莓、苹果种植基地,施甸县大本事食用菌种植基地和摆榔乡尖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现场调研。
万家欢摆榔乡小白龙蓝莓、苹果种植基地,调研组听取了万家欢公司和县政府的介绍。赵德光书记指出,“万家欢”公司,是施甸县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和新型经营模式,推进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市委、市政府决定,通过建立“滇西产业发展基金”,2016年在全市范围选择10户土地流转1万亩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倾斜扶持。在大本事食用菌种植基地,赵德光书记要求,各县(市、区)要用好贴息资金,撬动扶贫项目贷款和到户贷款,加大对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的扶持,落实好“发展产业脱贫”的精准扶贫路径。在摆榔乡尖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赵德光书记指出,施甸县易地扶贫搬迁采用钢构屋架建设民房,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而且造价低、抗震性能强,建设中污染小,替代传统的木材,有利于生态保护,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认可,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学习推广,但不搞一刀切。
副市长丁昌吉就加快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进度、资金使用提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