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01525645-5-02_H/2016-0612001
  • 发布机构
  • 保山市乡村振兴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发布日期
  • 2016-06-12
  • 文号
  • 浏览量
  • 主题词
关于贯彻落实省委李纪恒书记莅施调研

 

施甸县布朗族整族帮扶和整县脱贫

信 息 专 报

 

(第25期)

中共施甸县委办公室                   2016年5月23日

 

 


关于贯彻落实省委李纪恒书记莅施调研

重要讲话精神情况的报告

 

2016年5月14日,省委李纪恒书记带领省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莅临施甸,重点对施甸县布朗族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和整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省委李纪恒书记先后深入大本事公司食用菌种植园区和摆榔乡尖山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当日下午在摆榔乡政府会议室分别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和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座谈会,晚上在杨善洲干部学院讲了党课。会上,省委李纪恒书记就施甸县下一步如何抓好脱贫攻坚、信访积案化解和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了重要指示。现将我县贯彻落实省委李纪恒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情况报告如下:

一、迅速传达学习,及时研究部署

李纪恒书记莅施调研后,县委主要领导迅速组织召开县委全委(扩大)会议,全面传达学习了李纪恒书记在2个座谈会和讲党课上的讲话精神。会上,县委主要领导就如何贯彻落实省委李纪恒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要及时传达学习李纪恒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上来,号召广大领导干部要以“五加二”“白加黑”的苦干实干精神,严格按照李纪恒书记提出的脱贫攻坚“五干”要求,精准对象、精准施策、精准措施,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深刻领会把握,精准贯彻落实

(一)进一步增强脱贫攻坚思想自觉。全县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结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主题,深入挂包联系乡镇、村(社区)开展一次专题党课,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系列讲话精神和省委李纪恒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省委李纪恒书记深入我县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全县干部职工“不抓扶贫是渎职、抓不好扶贫是失职”的政治责任感。

(二)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采取“干部入户包保评查、乡镇严格自查、纪委全覆盖核查”的机制遍访贫困户,按贫困户识别“七评法”“八步骤”再次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做到“一户不错、一人不漏”。同时,按照李纪恒书记莅施调研指示要求,看建档立卡是不是精准、落实政策措施是不是精准、致贫原因分析是不是精准、因户施策是不是精准、脱贫责任是不是精准、入户指导是不是精准和“五个一批”措施是不是精准。通过自查,进一步找准差距、明确方向、精准整改。

(三)精准实施产业脱贫工程。围绕“远抓经济林果、近抓畜牧业”产业脱贫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出力、企业带动,采取“政府扶持引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的方式,以“龙头企业(种养殖大户)+种养殖园区(小区)+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模式,实施以万家欢集团、大本事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和“三百”工程(分别新建100个以上养殖小区、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林下种养殖园区,每个小区、合作社和园区分别带动2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走出一条“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散户变大户、大户变园区、园区变实体、实体变产业”的农业产业规模化精准脱贫之路。同时,依托万家欢集团打造农特产品电商销售平台,并于5月底签定保底价收购代销合作协议。

(四)因户因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按照“能城不乡、能乡不村、能村不散”的城镇化要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农户搬建,采取降低安置房建设成本、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合理选房、发挥村民安居房建设理事会作用、因户因地因人安置就业等措施,通过把好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占安置点搬迁户数的比例关、建档立卡贫困户合理选房关、安居房建设成本关和质量关,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应搬尽搬,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户数占安置点搬迁总户数达88%以上,安置房(毛坯房)建设成本坝区控制在1200元/平方米以内,山区控制在1300元/平方米以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则上选择120平方米以下户型,每个安置点配套建设1—2个种植园区和养殖小区,搬迁户户均有1—2项脱贫产业。

(五)用好用活金融扶持政策。按照“五个一批”作战图,制定出台脱贫攻坚五年融资规划,创新“政府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建档立卡贫困户”股权融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探索“政府扶持+金融贷款+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助推进万家欢集团、大本事公司等龙头企业快速发展。通过设立六项扶持政策引导资金(即:200万元产业扶贫补助保险金、100万元产业扶贫奖补资金、1亿元扶贫贴息小额担保贷款、1000万元政府融资公司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争取1亿元产业融合专项建设基金、整合涉农项目资金1亿元),强力推进“三百”产业脱贫工程。

(六)抓好素质教育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县一中迁建、木老元中烟教育园区、善洲思源实验学校建设,启动新三中、县二小建设,采取贫困区域学生异地就学、提高贫困生就学补助、降低录取分数线等措施,让贫困学生上得了学、上得好学。加快特色经济作物、水面种植及养殖技术、驾驶技能培训、汽车销售维修服务一体化、旅游电子商务、体育运动项目、特色种养殖7个实训基地和1个现代农业科技馆(万家欢集团软籽石榴研究所、湖南农科所酸木瓜科学研究所)组成的贫困农民素质提升实训基地建设。月底,在县职业中学开设蓝莓种植管理实训课程。

(七)精打细算用好扶贫资金。坚持以搬迁户生产生活需求为落脚点,充分考虑贫困群众经济承受能力,精准确定安居房建设标准,严格安居房建设成本,不给贫困群众增加额外负担,把扶贫资金用在真正需要的百姓身上,决不搞栽盆景、垒大户等面子工程。同时,通过成立县级安置点联建委员会、村民安居房建设理事会、聘请贫困群众廉政评议员、建立扶贫项目实施情况书面入户公告制、干部到户签定帮扶项目落实责任书和纪委派常驻督查员严格把关等措施,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转,切实做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贫困人口走。

(八)抓牢扶贫与党建“双推进”工程。把开展“两学一做”、扶贫与党建“双推进”有机结合,一方面通过开展“两学一做”,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感,让各级党员干部切实把贫困群众当家人、把扶贫工作当家事;另一方面坚持以贫困群众脱贫作为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一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争创脱贫示范党组织,争当脱贫致富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依托实施“三百”产业脱贫工程,开展“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培养成种养殖大户、把种养殖大户培养成党员、把党员种养殖大户培养成村组干部”的“三培养”活动。二是强化脱贫责任落实。按照“五个一批”路线图、任务书、作战表,把实施“五个一批”涉及的资金争取、项目任务和帮扶贫困户目标、任务、措施层层分解到包保部门和干部,做到定单位、定人、定点、定责包干帮扶。推行干部包保责任制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实行“招回”制度,采取定期督查通报、亮牌公开承诺、挂牌全程督办等措施,出台10天一督查一通报制度,县委主要领导坚持10天召开一次会议,听取一次汇报,每半年主持开展一次“进百村、查精准、看落实、作点评”现场督查活动,把扶贫责任抓实。三是坚持尊重群众主体。在易地扶贫搬迁上,再次组织“挂包帮”领导干部深入村、组、户开展生产生活习惯提升工程和“走百村、串百户、吃好百家饭、算清七笔账、搬进幸福窝”主题实践活动,采取发放宣传册、挂包干部入户宣传、现场召开群众会等方式,让安置点项目选点、规划、设计、建设、贷款及就业安置等各个环节、各类方案得到群众认可,做到农民住房农民建,农民的贷款农民还,不大包大揽。在实施产业扶持项目上,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自主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做到依托群众做让群众受益的事,确保扶贫资金、项目和各项措施始终紧跟贫困户,使各项帮扶措施得到受惠群众认可,赢得群众支持。

 

 

 

中共施甸县委办公室                          2016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