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真帮实扶
昌宁长山苗族地区整族推进出成效
立足长山苗族群众思想观念陈旧、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勐统镇党委政府坚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绝不让一个少数民族同胞掉队”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科学制定规划,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移风易俗转变群众观念等方法措施,构建起产业、基础、民生协同推进,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扶贫开发整族推进良好格局。
一是因地制宜定规划。以《昌宁县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抽调技术骨干,深入实地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摸清家底,掌握实情,充分结合苗族地区实际,详细编制了《勐统镇长山村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5—2017年)》。
二是部门帮扶出实招。借助24个政府组成部门挂包帮扶的优势,建立健全“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筹集和管理机制,集中多方力量着力完善道路、电力、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9月至今,各部门累计投入项目资金3370万元,占计划的170.57%。
三是培育产业增收入。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长短结合、政策扶持”的思路,科学合理布局产业。新植甘蔗1000亩,新植蚕桑1000亩(其中新增苗族群众种桑户44户,种植蚕桑220亩),种植香料烟343亩(其中发动苗族群众种烟户5户,种植香料烟10亩),种植澳洲坚果3002亩,成立以苗族群众为理事长的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入社社员50户,养殖肉黄牛230头。
四是移风易俗改陋习。按照《昌宁县移风易俗规范办理农村红白喜事实施方案》要求,结合长山村农村风俗实际,在长山村10个苗族村民小组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整治专项活动,成立红白理事会1个,聘请理事72名,开展专题培训20场次,通过专项整治,长山村苗族群众在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喝酒风气等方面有了很大改观。